首页> 中文学位 >DPP-4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及对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影响研究
【6h】

DPP-4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及对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 主要实验试剂和软件

3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4 实验方法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基本资料

2.DPP-4基因位点检验质谱图

3.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和连锁不平衡分析

4.DPP-4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DPP-4基因多态性对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影响研究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的筛选

2.主要仪器与试剂

3.研究方法

4.统计分析

结果

1.受试者基本资料

2.受试者DPP-4基因分型

3.DPP-4基因多态性与西格列汀治疗后患者BMI、HbA1c和OGTT血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

4.DPP-4基因对DPP-4活性及血浆GLP-1浓度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综述 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遗传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进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以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DPP-4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及对西格列汀治疗T2DM疗效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至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T2DM门诊患者作为试验组,体检中心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MassArray系统进行基因分型测定T2DM和对照组人群的DPP-4基因多态性SNP(rs2160927、rs3788976、rs10930040)的基因型,卡方检验分析基因型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血糖控制不佳T2DM受试者接受西格列汀(100mg/d)12周的治疗,并收集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平均糖化血红蛋白、DPP-4活性、血浆GLP-1浓度等生理生化指标。符合正态分布定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分析DPP-4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及对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影响。  结果:  1、纳入T2DM患者97例,平均年龄为(53.30±10.76)岁、糖尿病史为(6.14±2.94)年、空腹血糖为(9.79±2.43)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8±0.89)%;健康对照36例,空腹血糖为(4.79±0.37)mmol/L、糖化血红蛋白(5.12±0.58)%。检测受试者DPP-4基因型,分析DPP-4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结果显示DPP-4基因SNPrs2160927、rs3788976、rs10930040多态性在对照组中的基因频率的分布符合哈温平衡(P>0.05),SNP之间没有强烈的连锁不平衡;SNPrs2160927在等位基因模型(OR(95%CI)=2.059(1.097-3.867);P<0.05),显性模型(OR(95%CI)=2.351(1.065-5.192);P<0.05)与T2DM显著相关。SNPrs10930040的显性模型(OR(95%CI)=2.944(1.297-6.684);P<0.01)与T2DM显著相关性。SNPrs3788976在各遗传模型下未发现与T2DM显著相关。  2、最终纳入79例T2DM患者接受西格列汀治疗,男性53(67.1%)例,女性26(32.9%)例;患者平均年龄(54.53±9.61)岁;平均HbA1c(8.29±0.87)%。  ①SNPrs2160927,治疗后TC基因型HOMA-IR降低显著高于TT、CC基因型(P<0.000),显性模型(P<0.001)、隐性模型(P<0.000)、加性模型(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隐性模型下TT基因型显著降低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P<0.05),等位基因模型下T等位基因显著降低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P<0.05)与C等位基因相比;在显性模型下,TT+TC基因型升高餐后2小时C-肽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②SNP rs3788976,与AA、GG基因型相比,AG基因型在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隐性模型下,AG+GG基因型在治疗后降低HbA1c显著高于AA基因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空腹血糖方面,AG基因型较AA、GG基因型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隐性模型下,AG+GG基因型降低空腹血糖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在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方面,呈现出与空腹血糖相似的变化,即AG+GG基因型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③SNP rs10930040,在隐性模型下GG基因型降低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更显著(P=0.023),在等位基因模型下,G等位基因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质高于A等位基因(P=0.023);在增加餐后2小时C-肽方面,显性模型下GG+GA基因型显著高于AA基因型。DPP-4基因SNP rs2160927、rs3788976、rs10930040在四个遗传模型下对DPP-4活性和血浆GLP-1浓度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DPP-4基因rs2160927、rs10930040多态性可能是T2DM的易感基因。  2、DPP-4基因rs2160927多态性,C等位基因携带可能与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HbA1c的降低有关。  3、DPP-4基因rs3788976,G基因携带者可能与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HbA1c的增加有关,G基因携带可能与西格列汀治疗后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有关。  4、DPP-4基因rs10930040,A基因携带与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HbA1c的降低有关,G基因携带可能与西格列汀治疗后增加餐后2小时C肽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