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交换意识、知识共享能见度和知识管理技术——解释组织奖励如何影响成员知识共享行为
【6h】

交换意识、知识共享能见度和知识管理技术——解释组织奖励如何影响成员知识共享行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问题

1.4研究思路概述

1.5预计取得的贡献

1.6关键定义

1.6.1知识、知识共享和知识管理系统

1.6.2组织奖励制度(Reward Systems)

1.6.3交换意识(Exchange Ideology)

1.6.4知识共享能见度(Knowledge Sharing Visibility)

1.6.5信息技术功能(IT Functionalities)

1.7本文结构

第2章 文献回顾

2.1知识管理系统中的知识共享

2.1.1知识共享困境

2.1.3知识共享的成本和收益

2.1.4促进知识共享的措施

2.2 KMS中奖励制度对KS行为的影响

2.2.1组织奖励制度的应用

2.2.2关于组织奖励影响的不一致结论

2.2.3不一致结论的可能原因与理论解释

2.3社会交换理论(SET)

2.3.1 SET理论介绍

2.3.2 SET理论的适用性

2.3.3交换意识

2.3.4 SET理论的不足

2.4社会惰性理论(SLT)

2.4.1社会惰性理论的核心逻辑

2.4.2社会惰性理论的适用性

2.4.3任务能见度与知识共享能见度

2.5 KMS中的知识管理技术

2.5.1知识管理技术

2.5.2知识管理技术分类与IT功能

2.6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3章 研究思路

3.1研究框架

3.1.1社会技术视角

3.1.2理论之间的整合

3.2研究1

3.2.1研究模型

3.2.2理论假设

3.3研究2

3.3.1研究模型

3.3.2理论假设

3.4研究3

3.4.1定量研究部分

3.4.2定性研究部分

3.5本章总结

第4章 研究方法

4.1研究方法选择

4.1.1多方法研究

4.1.2定量研究方法

4.1.3定性研究方法

4.2研究1:定量问卷方法

4.2.1量表设计

4.2.2数据搜集

4.3研究2:定量问卷方法

4.3.1测量量表

4.3.2数据搜集

4.4研究3:案例研究方法

4.4.1定量研究部分

4.4.2定性研究部分

4.5分析技术

4.5.1定量分析技术

4.5.2定性分析技术

4.6本章总结

第5章 跨组织研究结果

5.1研究1结果:组织奖励×E1二维交互影响

5.1.1研究目标

5.1.2数据分析结果

5.1.3简要讨论

5.2研究2结果:KSV×Reward×EI三维交互影响

5.2.1研究目标

5.2.2数据分析结果

5.2.3简要讨论

5.3本章总结

第6章 企业案例研究结果

6.1企业案例背景

6.1.1案例企业背景

6.1.2企业知识管理系统(KMS)背景

6.1.3 KMS中知识共享流程

6.1.4 KMS中的知识管理技术

6.1.5组织奖励机制

6.2定量研究部分

6.2.1研究目标

6.2.2数据分析结果

6.3定性研究部分

6.3.1研究目标

6.3.2访谈分析结果

6.4本章总结

第7章 讨论

7.1结果讨论

7.1.1单个研究结果讨论

7.1.2跨组织研究结果对比

7.1.3定量与定性研究结果对比

7.1.4知识管理技术影响讨论

7.2研究结果的意义

7.2.1理论意义

7.2.2实践意义

7.3本文研究局限

7.3.1统计结果有效性风险

7.3.2内部效度风险

7.3.3结构效度风险

7.3.4外部效度风险

7.3.5研究局限总结

7.4未来研究方向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员工之间能否高效地进行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ing,KS)是企业组织知识管理项目成败的关键。尽管许多组织采用电子化的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management systems,KMS)来提供便捷的IT共享平台,但组织知识管理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人们缺乏足够的知识共享动机。作为直接的激励手段,组织奖励机制被很多企业用来提高员工的知识共享动机。然而对于组织奖励对员工KS行为的影响,之前的知识管理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前人研究发现组织奖励的影响可能是正向、负向甚至无显著影响。现有文献中,一些研究试图引入个人交换意识(exchange ideology,EI)作为调节变量解释组织奖励-员工KS行为的关系,但这些研究发现在不同组织环境下交换意识的调节作用也不一致。基于现有文献研究,本文认为组织奖励与KS行为的关系不仅受到EI变量的影响,还受到KMS任务环境的影响。
   考虑到现有研究没有很好的解释组织奖励如何影响员工在KMS环境下的知识共享行为,本文采用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惰性理论两个视角来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解释。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如下:1)研究组织奖励、EI和知识共享能见度(KSV)的三维交互如何影响员工在KMS下的知识共享行为。2)研究如何设计KMS的功能来提高KMS任务环境的知识共享能见度。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共包含3个子研究。研究1采用问卷方法调查了3个地区(荷兰、香港和北京)4所大学的113名研究生参与HKNet项目使用IT技术共享知识的情况。该研究通过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EI和组织奖励的二维交互(EI×Reward)如何影响IT环境下的KS行为。研究2调查了上海和苏州多家企业的96名知识型员工。该研究检验了EI、组织奖励和知识共享能见度的三维交互(EI×Reward×KSV)如何影响员工使用KMS共享知识。研究3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结合的企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一个大型企业内部KMS中组织奖励和知识共享的关系。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了159名企业内部员工,并进行了16个半结构化的案例访谈。通过对问卷进行定量分析,研究3在企业案例样本中再次验证了研究2中的EI×Reward×KSV三维交互模型。同时通过案例访谈,该研究探索了6个KMS的技术功能模块如何影响知识共享能见度。
   本文的定量部分研究结果说明KMS的知识共享能见度作为关键的第三层环境变量,会直接影响到EI和组织奖励二维交互(EI×Reward)与KS行为的关系。研究1的结果说明EI×Reward对KS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主要的原因是HKNet项目所使用的电子系统具有较低的知识共享能见度。研究2的跨企业问卷和研究3的企业内部问卷研究结果共同验证了EI×Reward×KSV三维交互对KS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研究发现引入KSV可以很好的解释之前reward-KS研究的矛盾之处,并将Reward-KS的关系分为三种情况:1)高KSV环境,高EI成员,组织奖励正向影响KS行为;2)低KSV环境,高EI成员,组织激励负向影响KS行为;3)低EI成员,不论KSV环境高低,Reward-KS关系不显著。
   本文的定性部分研究结果说明了知识管理系统中的部分技术功能模块(如:统计分析功能、追踪功能、知识分布功能和知识存储功能)会提高知识共享能见度。而实时交流功能和合作技术功能模块(如嵌入式即时通讯软件和视频会议)会降低KMS的知识共享能见度。
   本文对知识共享研究和KMS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首先,本文研究发现知识共享能见度是解释Reward-KS关系的关键变量,并证实EI×Reward×KSV三维交互对KS行为的影响。这个研究结果很好的解释了现有文献中知识共享实证研究结果的矛盾之处,并提供了解释机制。其次,本文的定性研究部分指出不同的知识管理技术功能模块可以影响KMS知识共享能见度。因此对于KMS设计者而言,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相关的技术功能来控制知识共享能见度的水平。该研究为KMS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将在文中进一步讨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