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视角下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
【6h】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视角下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内研究综述

1.2.2国外研究综述

1.3研究的方法

1.4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2.1劳资关系

2.2劳动关系

2.3和谐劳动关系

3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

3.1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形成过程

3.1.1萌芽时期

3.1.2形成时期

3.1.3成熟时期

3.2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内容分析

3.2.1资本——工人被资本家压迫的诱因

3.2.2雇佣劳动-资本增值的必要手段

3.2.3.剥削关系—无产阶级被压榨这一事实发生的源头

3.2.4工会——无产阶级维权的实践载体

3.3马克思劳资关系的实质:两大阶级的利益对立关系

3.4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价值目标:劳动者的自由和解放。

3.5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的现实指导价值

3.5.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3.5.2寻求劳资合作实现利益共享

3.5.3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4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

4.1.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历程

4.1.1计划经济时期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4.1.2市场转型中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4.2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

4.2.1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4.2.2劳动关系法制化治理

4.2.3劳动关系采用市场调节

4.2.4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初步构建

4.3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1工资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工人阶层分化

4.3.2企业的用工制度不利于劳动者就业公平

4.3.3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健全

4.3.4工会民主参与形式化和表面化

5以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为指导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及建议

5.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监管作用

5.1.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5.1.2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察力度

5.1.3加快劳动关系调处机制的建设

5.1.4增强舆论宣传与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2转变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5.2.1提升员工的企业归属感

5.2.2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5.2.3完善企业激励机制

5.2.4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5.3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5.3.1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5.3.2增强劳动者主动维权意识

5.3.3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5.3.4完善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5.4和谐工会的发展方向

5.4.1保障职工参与管理的民主权利

5.4.2.工会履行职能更好的为职员服务

5.4.3完善三方协调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马富玲;

  • 作者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存刚;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F24F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