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木本油料树种省沽油、翅果油变异及优树选择研究
【6h】

木本油料树种省沽油、翅果油变异及优树选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世界木本油料的开发和利用状况

1.3 我国木本油料树种开发利用状况

1.4 我国木本油料树种的研究现状

1.5 木本油料树种的开发利用前景

1.6 省沽油、翅果油研究现状

1.7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群体选择及试验调查内容

2.3省沽油、翅果油调查及表型测定方法

2.4 分析方法

第三章 省沽油、翅果油开花规律研究

3.1省沽油开花规律调查

3.2 翅果油开花结实规律调查

3.3 小结

第四章 省沽油表型多样性研究

4.1省沽油生长性状变异状况

4.2 省沽油结实性状变异状况

4.3 省沽油不同种源果型性状变异状况

4.4省沽油果实形态与结实量单株内变异

4.5 不同年份省沽油结实性状变异规律

4.6 小结

第五章 省沽油主要性状相关性分析

5.1 省沽油各性状间的相关性

5.2 省沽油各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

5.3 小结

第六章 翅果油表型多样性研究

6.1不同种源翅果油生长及结实性状变异状况

6.2 不同种源果实重量性状变异状况

6.3不同种源果型变异

6.4 不同种源各性状差异性分析

6.5 果实形态性状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状况

6.7 小结

第七章 翅果油主要性状相关性分析

7.1 翅果油各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

7.2 翅果油各结实性状及果实重量性状间的相关性

7.3 翅果油生长性状与其它性状间的相关性

7.4 翅果油果实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间的相关性

7.5 翅果油各性状与产量指标间的回归分析

7.6 翅果油结实性状与种子出仁率间的回归分析

7.7 翅果油各性状与果实出仁率间的通径分析

7.8 小结

第八章 翅果油类型划分

8.1 翅果油果实聚类分析

8.2 翅果油果实判别分析

8.3 不同类型果实间重量性状的差异分析

8.4 不同类型果实出种与出仁特性分析

8.5 小结

第九章 省沽油、翅果油优树选择

9.1 省沽油优树选择

9.2翅果油优树选择

9.3 小结

第十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10.1 讨论

10.2 结论

10.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DC)和翅果油(Elaeagnus mollisDiels)是原产我国的珍稀优良木本油料树种。通过对安徽石台、湖北大悟、河南桐柏的省沽油3个种源的人工林和山西平陆三门镇,乡宁西坡镇、崖下镇,翼城甘泉镇的4个翅果油天然林分进行调查,分析了省沽油和翅果油开花结实习性,表型变异和各性状相关关系,选择了省沽油和翅果油优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省沽油开花数量在20~100之间,坐果数在6~20之间,坐果率约为22.5%。石台省沽油花芽比例平均值达到88.3%,部分植株花芽比例能高达100%。省沽油开花次序为,先下部后上部,先外部后内膛,营养条件较好的部位先开放。开花进程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翅果油花序的开花数量一般12~27个之间,每个花序平均着生18.4个花朵。每个花序着生6~15个核果,坐果率约为40%。
  2.省沽油结实性状变异幅度最大的是总果序数,变异系数为50.5%,最小的是果宽,变异系数为10.4%。生长性状变异幅度最大的是冠幅,变异系数为49.5%,变异幅度最小的是树高,变异系数为14.3%。省沽油果型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差异均极为显著。省沽油种子百粒重和果实的果长在不同年份稳定性较强,果基长、果宽和果厚在不同年份稳定性稍差,易受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3.省沽油各性状对产量重要性的排序大致相同,单位面积果序数排名第一,毎果实种子数和每果序果数在不同排序方法中交替占据第二和第三位,其次是种子百粒重和当年生新枝长。
  4.翅果油树冠幅、地径、枝下高、冠下高、结果数等性状变异系数都在50%以上,当年生和2a生的枝条长度变异系数也均在40%以上。果实重量、种子重量、种仁重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1.1%、21.9%、23.2%,果实出种率变化较小,变异系数为6.7%,果实出仁率和种子出仁率变异幅度分别为19.6%和19.1%。果型的变异幅度较为一致,变异系数大都介于9.5%~12.6%。
  5.翅果油各个生长和结实性状在不同种源之间枝下高、种子出仁率、果宽和种宽无显著差异,其它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从方差分量来看,各个性状的方差均为:种源内单株间方差分量>种源间。
  6.翅果油各个性状对果实产量的重要性分别为单位冠幅面积内的果序数>每个果序上的结果数>果实重量>结果枝比率。对果实出仁率影响显著的因素主要是种仁重量和种皮重量。
  7.以果型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翅果油划分为3个类型,以不同类型的各个果型指标对翅果油进行判别分析,建立不同类型的判别函数,通过判别回代,正确率达到98.4%。
  8.通过标准差法、小标准地法和优势木对比法对河南桐柏、湖北大悟和安徽石台的人工林进行了优树选择。共选择出省沽油优树25株。优树平均产量为193.7kg/亩,最高产量为363.5kg/亩,与群体平均值相比,选择出来的优树单位面积果序数增加了66.6%,每个果序上的蒴果数增加了16.6%,种子亩产增加了90.2%。
  运用优势木对比法,在山西平陆、乡宁和翼城进行了优树选择。共选出翅果油优树34株。优树平均产量为437.3 kg/亩,最高产量为833.4kg/亩,与普通群体相比,初选优树的单位冠幅果序数、每个果序的果数以及果实产量分别提高了27.4%、19.7%和29.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