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年豚鼠膝状神经节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的体外培养
【6h】

成年豚鼠膝状神经节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的体外培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 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 论

结 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成年豚鼠面神经膝状神经节解剖。对比不同培养条件下膝状神经节细胞(GGCs)和耳螺旋神经节细胞(SGCs)的体外生长特征以确定适宜的体外培养方法。
   方法:在解剖显微镜下对成年豚鼠颞骨内段面神经进行解剖和观察。通过光镜下观察解离细胞数,比较胰酶和I型胶原酶对面神经和螺旋神经节的消化效果。消化后采用下列两种培养方案:(1)用含血清培养基接种,待细胞贴壁后全量换为含血清替代物的无血清培养基维持培养,(2)用含低浓度血清及有丝分裂抑制剂的培养基接种并维持培养。分别在培养后第4天、第7天、第11天和第16天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GCs和SGCs的生长特征。选取状态良好的生长期进行神经元细胞的免疫荧光鉴定。
   结果:成年豚鼠的膝状神经节与面神经主干相比没有明显膨大,不易定位。胰酶无法消化膝状神经节组织,但对螺旋神经节有一定消化能力。I型胶原酶消化后的膝状神经节组织和螺旋神经节组织可以解离出大量游离细胞。体外GGCs主要为较小的梭形细胞,细胞核不明显,突起少但长而纤细;细胞呈链状聚集排列:GGCs培养至第11天时即出现大量解体。体外SGCs的胞体较大、形状不规则,细胞核清晰可见,突起较多,临近神经元间形成突触联系;细胞呈片状聚集生长;培养11天时,含有有丝分裂抑制剂的低浓度血清培养组SGCs出现明显衰退现象;培养至第16天,两组神经元均大量死亡。杂质细胞多见于低浓度血清培养组。
   结论:(1)膝状神经节取材时可选择颞骨内的全程面神经,从而保证膝状神经节取材的完整性。(2)成年豚鼠的GGCs和SGCs可以在体外成功培养。(3)膝状神经节组织与螺旋神经节组织适宜用I型胶原酶进行化学消化,而胰酶仅对螺旋神经节组织有一定的消化解离效果。(4)采用低浓度血清培养基联合有丝分裂抑制剂培养,或者用高浓度血清培养基接种后换用含有血清替代物的无血清培养基维持生长,都可以成功培养GGCs和SGCs。但低浓度血清的存在促进非神经元细胞的增殖,有丝分裂抑制剂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非神经元细胞的增殖,但其长时间存在可加速神经元细胞衰退、死亡。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可以减少非神经元细胞的增殖,神经元生长状态良好。(5)体外培养的GGCs和SGCs在细胞粘附、细胞形态和聚集方式上均有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