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力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6h】

电力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力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基本理论

2.1 国民经济评价的含义和特点

2.2 国民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

2.2.1 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剩余理论

2.2.2 机会成本理论

2.2.3 影子价格理论

2.3 影子价格的测算模型

2.3.1 利用投入产出表及对偶规划求解影子价格

2.3.2 利用半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影子价格换算系数

2.3.3 半投入产出影子价格换算系数测算的实证研究

2.4 电力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2.4.1 价值型指标

2.4.2 比率型指标

2.4.3 外汇型指标

2.4.4 评价指标的选取标准

第三章 电力建设项目费用效益分析与调整

3.1 电力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费用和效益的识别

3.1.1 经济效益和费用识别应遵循的原则

3.1.2 电源建设项目的费用效益分析

3.1.3 电网建设项目的费用效益分析

3.2 电力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

3.2.1 直接进行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3.2.2 项目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3.3 电源建设项目费用效益调整方法

3.3.1 电源建设项目的效益调整方法

3.3.2 电源建设项目的费用调整方法

第四章 电力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社会折现率的取值

4.1 社会折现率的经济含义和取值

4.1.1 社会折现率的经济含义

4.1.2 社会折现率的取值

4.2 社会折现率的测算方法

4.2.1 社会时间偏好率

4.2.2 资本的加权机会成本

4.2.3 资本的影子价格

4.2.4 资本的经济机会成本

4.3 我国电力建设项目社会折现率测定

4.3.1 从消费的角度测算社会折现率

4.3.2 从生产的角度测算社会折现率

第五章 热电联产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实证分析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计划进度

5.1.2 资金来源与资金使用计划

5.1.3 其它参数假设

5.2 项目的财务评价

5.3 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5.3.1 经济效益

5.3.2 建设投资调整

5.3.3 生产流动资金调整

5.3.4 经营费用调整

5.3.5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大中型项目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项目必须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考虑,进行国民经济评价。而传统的电力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工作在可研阶段开展的很少,缺乏明确的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和具体的国民经济评价参数。因而,探讨电力建设项目国民经济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国民经济评价中的两个关键参数影子价格的确定及社会折现率的取值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半投入产出模型基于2007年最新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我国42个部门的影子价格换算系数,其次根据电力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费用、效益识别、界定及调整,然后,针对社会折现率提出基于项目所在地的测算方法。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热电联产项目为例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实证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