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气候变化对孑遗植物银杉的潜在分布及生境破碎度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孑遗植物银杉的潜在分布及生境破碎度的影响

         

摘要

以孑遗植物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为研究对象,选取65个地理分布记录和19个生物气候因子(bio1-bio19),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四种不同浓度路径下(RCP 2.6、RCP 4.5、RCP 6.0和RCP 8.5),银杉在2050s和2070s两个年代的潜在分布变化,并利用景观指数对气候变化情景下银杉适宜生境空间格局特征转变及生境破碎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气候情景下,银杉适宜生境面积约占研究区面积的14.32%,主要分布于北纬24°-32°、东经105°-114°之间,位于四川盆地东南地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南岭西段地区以及浙闽丘陵的北部地区.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银杉适宜生境变化特征显著,面积呈增加趋势,形状上整体呈四周向中间聚集.气候变化对银杉适宜生境的景观指数影响主要表现在斑块数量增多、斑块密度增加、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变大,对分离度与聚散性影响较小;气候变化对银杉生境破碎化程度的影响表现在破碎化两极现象减弱,总体破碎化程度加剧.研究选取7个景观指数并结合PCA法得到综合的破碎度指数来定量分析银杉适宜生境破碎化程度变化,相比单一指标的定量评价和多个指标的定性分析,更能代表银杉生境的实际破碎化程度.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19年第7期|2481-2493|共13页
  •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71011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孑遗植物; 景观指数; 生境破碎化; 银杉;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