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艺术探索》 >唐五代四川雅乐的式微及其独立生机

唐五代四川雅乐的式微及其独立生机

         

摘要

本文系作者硕士论文第四章内容,限于篇幅,引文出处不列,厦门大学图书馆有论文全稿备索。巴蜀文化源远流长,音乐华章特色卓然,历经唐五代,高峰叠起,成就不菲,承继前代精华,下开后世经脉,其中雅乐一族,可谓独树一帜。唐代四川作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天府的沃土为音乐的生息提供了庇护,以至唐末动乱,艺人入川,文化移存,唐代典章制度,虽因宋以前文化的断层,大多付之阙如,终借天府一隅,尚留蛛丝马迹。前后蜀宫廷雅乐,依稀尚存,与时尚风雅,不太相吻,清高晦涩,气候难成,俟至宋廷,不得采用,但考虑宋代录用艺人,四川最多,宋廷雅乐,未必不具些许蜀风。琴乐属雅乐,称其雅,大概指,非文人雅士不能为之,与之相配的歌词,非文人雅士不能染指。川制名琴,如同意大利名提琴,是弥足珍贵的佳品。四川首开中国一派琴风,与其地域风雅的环境,不是没有关系。琴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诠释中国文化的思想,儒释道三家观念,皆能融入琴乐,或分而有之,或合而为一,自成一体,殊途同归。蜀派琴乐,是儒释道思想的尚好载体,是四川文人的情感归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