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工程》 >肺癌胸部容积调强放射治疗后症状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肺癌胸部容积调强放射治疗后症状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

cqvip:目的研究分析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后症状性放射性肺炎(SR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该院放疗病房接受胸部VMAT的肺癌患者,共发现53例SRP患者。依据发生放射性肺炎(RP)时CT图像,将RP分为两种基本类型:①纵膈旁局限型;②多发弥散型。结果发热、咳嗽、胸闷气短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56.6%、96.2%、64.2%。经初始治疗后38例(71.7%)患者好转,8例(15.1%)患者肺炎稳定,7例(13.2%)患者肺炎进展。纵膈旁局限型21例和多发弥散型32例。两种类型患者的发热、咳嗽、胸闷气短症状的发生率类似,肺炎发生时间未见显著差异。激素治疗后,纵膈旁局限型肺炎患者中,16例(76.2%)好转,5例(23.8%)患者肺炎稳定,无病情进展患者;而多发弥散型患者中,7例(21.9%)肺炎出现进展(其中,2例患者死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此外,多发弥散型肺炎在激素减量过程中病情反弹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31.3%vs.9.5%,P=0.065)。结论纵膈旁局限型RP的激素治疗效果较好;而多发弥散型RP的激素治疗效果差于纵膈旁局限型RP,需要给予积极诊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