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装备》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四肢骨科手术后患儿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研究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四肢骨科手术后患儿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研究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四肢骨科手术后血清中疼痛介质P物质(SP)和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四肢骨科手术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镇痛.术前及术后24h抽取两组患儿肘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SP、β-EP、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儿疼痛程度,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患儿清醒程度.结果:术前两组患儿血清SP、β-EP、IL-2、IL-6、TNF-α、hs-CRP、VAS以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SP、β-EP及VAS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8,t=2.726,t=3.937;P<0.05);IL-2、IL-6及hs-CRP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3,t=9.421,t=11.529;P<0.05);TNF-α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2%和17.39%,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71;P<0.05);Ramsay镇静评分,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有效抑制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四肢骨科手术疼痛和炎症反应状态,有效缓解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