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肿瘤学杂志》 >宫颈鳞癌放疗中MI、MI/AI、p53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宫颈鳞癌放疗中MI、MI/AI、p53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摘要

目的:评估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增殖和凋亡的比值以及p53在放疗前、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以评估它们在放疗中的价值.方法:42例宫颈鳞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Ⅱb期8例,Ⅲa期5例、Ⅲb期27例,Ⅳa期2例.采用外照射和腔内后装放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外照射能量选6兆X线,总剂量48~50Gy/25~26次,每周5次;腔内后装放射治疗A点剂量35Gy/7次,1周2次,外照射第1周后开始,腔内放射治疗的当天不做外照射.所有患者分别在放疗前和放疗(外照射)第1周结束后(9~10Gy)的第6小时宫颈取材,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免疫组化等方法,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细胞及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PCNA的阳性细胞指数(MI)在无瘤生存组(no evidence of disease简称NED组)放疗9~10Gy后比放疗前明显下降(P<0.005);比死亡+带瘤生存组(alive with disease,and died of disease简称AWD+DOD组)放疗9~10Gy后亦下降明显(P<0.000 1),而AWD+DOD组放疗9~10Gy后比放疗前虽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意义(P=0.9628).MI/AI(凋亡指数)在放疗前NED组比AWD+DOD组低,但无显著性意义(P=0.066 0).放疗后NED组比放疗前明显下降(P<0.05),亦比AWD+DOD组低,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6 9).p53在放疗后有明显上升(P<0.001),但在NED组和AWD+DOD组之间无论放疗前、中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放疗后MI、MI/AI明显下降与好的预后有关;p53不适合做预测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