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肝脏》 >76例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及临床转归分析

76例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及临床转归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肝衰竭(ALF)的病因和临床转归。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ALF患儿76例(男43例、女33例),年龄1个月~12岁。定期随访,依据临床转归结果将患儿分为存活组、死亡组,搜集ALF患儿病因,比较存活组、死亡组临床资料并作多因素分析。结果 76例ALF患儿病因未明确31例(40.8%)、病因明确45例(59.2%)。后者药物源性损害14例(18.4%)、感染性疾病11例(15.8%)、解剖异常(血管或胆道先天发育异常)9例(14.5%)、遗传代谢性疾病7例(9.2%)、自身免疫性疾病3例(3.9%)及肿瘤性疾病1例(1.3%)。76例ALF患儿中存活、死亡分别为44例、32例,比较临床资料可知,存活组ALT、AST[1 108(504, 3 114)U/L、1 226(808, 3 225)U/L]均显著高于死亡组[526(204, 915)U/L、717(470, 1 948)U/L,Z=27.402, 24.153,P<0.05];存活组Alb、TBil、DBil及血氨分别为33.2(30.2, 38.4)g/L、61.2(26.5, 182.4)μmol/L、38.0(12.9, 114.8)μmol/L及80.0(60.5, 101.7)μmol/L,与死亡组[28.7(26.0, 31.4)g/L、152.9(70.6, 288.0)μmol/L、87.6(41.6, 158.2)μmol/L及109.5(85.5, 146.6)μmol/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162,-30.429,-48.624及-9.489,P<0.05);存活组PT、INR[24.2(21.0, 29.8)s、2.1(1.8, 2.8)]均显著低于死亡组[38.4(24.4, 52.5)s、3.3(2.3, 6.6),Z=-20.197,-21.158,P<0.05];存活组PELD评分[20.2(18.4, 32.0)分]显著高于死亡组[30.8(24.6, 39.0)分,Z=-22.278,P<0.05]。将ALT、AST、Alb、TBil、DBil、血氨、PT、INR及PELD评分作为自变量,ALF患儿临床转归结局作为应变量(赋值0=存活,1=死亡),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Bil及PELD评分是ALF患儿临床转归中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童ALF病死率高,常见病因包括药物源性损害、感染性疾病、解剖异常(血管或胆道先天发育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ALF患儿TBil、PELD评分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