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高原地区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分析

高原地区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分析

         

摘要

为探索高原的影响,仅就西宁地区正常妊娠单胎头位足月产婴253例宫内窘迫,进行分析,发生率为12.31%, 若加上妊娠合并症、过期妊娠等,发生率为11.43%,均高于内地。究其原因当考虑高原缺氧使原处低氧环境的胎儿更为缺氧。此外高原妊妇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等因素影响了对胎儿供血供氧的不足。宫内窘迫多表现于第二产程(50.73%), 尤多见于宫口开全后一小时内,这表示机械受压的胎头对高原缺氧更不易耐受,使宫内窘迫不仅多见,且一旦胎头受压就易于出现。作者认为高原产妇二产程不仅应积极处理,就其传统时间概念的看法应有所缩短为宜。结合高原特点为尽早结束窘迫儿分娩,适当放宽剖宫产的适应症而尽量减少产钳助产的应用是必要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