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胶原更新和血管阻力的影响

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胶原更新和血管阻力的影响

         

摘要

目的动脉壁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主要特征。本研究观察3种抗高血压方案下,达到同等血压控制后,循环前胶原更新标志物——Ⅲ型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改变和血管阻力的改变。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三组,依那普利+螺内酯组(A组,44例,螺内酯20mg/d)、依那普利组(B组,43例)、非直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干预治疗组(C组,43例,β受体阻断剂或钙拮抗剂),观察1年,目标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比较三种治疗方案对心肌胶原更新和外周血管阻力的影响。结果各组均同等有效控制血压,在此前提下,减低血清PⅢNP的疗效[A组(2.3±0.2)μg/L比(3.8±0.2)μg/L,P<0.05;B组(3.4±0.3)μg/L比(3.7±0.3)μg/L,P>0.05;C组(3.9±2.0)μg/L比(3.2±1.5)μg/L,P<0.05]和减低血管阻力[A组(1064.3±158.6)dyn.s-1.cm-5比(1358.3±212.5)dyn.s-1.cm-5;B组(1200.8±298.7)dyn.s-1.cm-5比(1394.0±181.0)dyn.s-1.cm-5;C组(1205.1±206.4)dyn.s-1.cm-5比(1579.9±574.7)dyn.s-1.cm-5,P均<0.05],治疗效果A组优于B组,A、B两组均优于C组。结论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单纯依那普利治疗更好地减低血清PⅢNP,使心血管系统间质胶原沉积明显减低,并使血管阻力和顺应性改善,而且该作用不依赖于血压下降。两组均优于非直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干预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