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优生优育》 >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携PICC发生CRBSI的原因及其对策

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携PICC发生CRBSI的原因及其对策

         

摘要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于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头皮静脉等)处穿刺,插入导管至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该项技术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被引进我国.因其可避免反复穿刺,减少静脉炎及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的周围血管损伤的危险,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护理工作量等优点,故在我院90%以上乳腺癌患者化疗时都采用PICC置管,但是,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并发症,出现与导管相关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尤其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甚至还会增加患者生存风险.本文对4例PICC携管出院患者发生CRBSI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合理的处理对策,以便有效地预防CRBSI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