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RAS基因突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

RAS基因突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 分析RAS基因突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连续收治的54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切除的患者资料,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356例,男性232例,女性124例,年龄21~83岁。比较RAS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 RAS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分别为247例和109例。RAS基因野生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74个月,突变型为30个月。RAS基因野生型患者累积生存率和累积无病生存率均优于突变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肝转移出现间隔≤12个月(HR=1.673,95%CI:1.016~2.637)、肝转移瘤最大直径&5 cm(HR=1.717,95%CI:1.102~2.637)、RAS基因突变型(HR=1.836,95%CI:1.322~2.550)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AS基因突变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RAS基因突变型患者预后更差。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共页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肝胆胰外一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肝胆胰外一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肝胆胰外一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肝胆胰外一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肝胆胰外一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肝;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消化系肿瘤;
  •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肝切除术; 肝转移; RAS基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