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肝脏病杂志》 >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经介入途径治疗兔VX2肝癌的研究

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经介入途径治疗兔VX2肝癌的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rAd p53)经介入途径治疗兔VX2肝癌的效果。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移植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并随机均分为A、B、C、D、E 5组,于第11天分别行磁共振成像、CT检查,计算肿瘤体积后对各组模型处理,A组:经肝动脉灌注等渗盐水0.5 ml/只;B组:经肝动脉灌注超液态碘油0.5 ml/只;C组:经肝动脉灌注rAd-p531×10~6/VP;D组:经肝动脉灌注rAd-p53 1×10~6/VP加超液态碘油0.5 ml/只;E组:肿瘤内直接注射rAd-p53 1×10~6/VP。14 d后再行磁共振成像、CT检查,计算肿瘤体积。处死实验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Ⅷ因子表达情况,对Ⅷ因子阳性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并结合其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多组间的比较用方差分析,多组数据两两比较用Student-Newwman-Keuls法检验,两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对方差不齐者用秩和检验。结果分组处理前,A、B、C、D、E组肿瘤体积分别为(79.4±8.2)、(75.3±7.8)、(74.6±6.6)、(78.7±9.1)、(75.8±8.4)mm~3,各组比较,F=12.248,P=0.0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理后5组肿瘤体积分别为(564.7±96.7)、(176.5±83.2)、(239.6±42.8)、(159.8±58.6)、(334.7±32.6)mm~3,各组比较,F=24.537,P=0.0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处理前后肿瘤增长倍数分别为6.9、2.6、3.1、1.6倍和4.1倍。5组凋亡率分别为12.0%±1.1%、14.5%±2.1%、17.6%±2.3%、18.6%±2.3%和19.6%±2.5%,各组比较,F=6.23,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83.3%、83.3%、50.0%和50.0%,各组比较,F=7.84,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组吸光度值分别为81.6±16.1、85.2±24.3、75.2±23.9、71.1±21.3和72.3±25.2,各组比较,F=0.854,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Ad-p53对兔VX2肝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以与超液态碘油经肝动脉联合灌注治疗最为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