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T灌注成像对骨巨细胞瘤潜恶性的识别

CT灌注成像对骨巨细胞瘤潜恶性的识别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骨巨细胞瘤的检查,分析各CT灌注参数、最大强化速率(MER)与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MER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边缘-中心血流量差异率(R(rim-cen)BF)、边缘-中心血容量差异率(R(rim-cen)BV)在良恶性骨巨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4例病人的骨巨细胞瘤行CT灌注检查,其中恶性骨巨细胞瘤14例,良性骨巨细胞瘤10例.术后病理标本常规组织切片及SP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单克隆抗CD34抗体标记血管,用Weidner技术计算肿瘤MVD.分析BF、BV、MER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良恶性骨巨细胞瘤外周区与中央区之间BF、BV有无差异;比较良恶性骨肿瘤之间MER、R(rim-cen)BF、R(rim-cen)BV的差异.结果 24例骨巨细胞瘤均表现为高灌注,BF和BV图像上均可清楚显示肿瘤;骨巨细胞瘤的BF、BV和MER与MVD均呈正线性相关.MER能够准确地反映组织的血管化程度,但MER在良恶性骨巨细胞瘤之间存在较多重叠.R(rim-cen)BF和R(rim-cen)BV值在良恶性骨巨细胞瘤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R(rim-cen)BF和R(rim-cen)BV鉴别良恶性骨肿瘤的阈值分别为R(rim-cen)BF:0.15(敏感度:94.4%;特异度:85.7%);R(rim-cen)BV:0.07(敏感度:88.9%;特异度:78.5%).结论 MER可以客观定量地评估骨巨细胞瘤的血供情况,但不能单独应用作为鉴别良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指标.R(rim-cen)BF和R(rim-cen)BV为骨巨细胞瘤良恶性鉴别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客观定量的影像学检测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