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PFNA联合重建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伴外侧壁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PFNA联合重建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伴外侧壁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联合重建钢板治疗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提出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复位内固定的五点稳定性理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治疗的56例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其中26例采用PFNA结合重建钢板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和Parker-Palmer活动度评分(Parker-Palmer mobility score,PPMS)。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为(96.2±27.4)min vs.(64.7±31.8)min,术中出血量更多,为(236.8±53.6)mL vs.(147.3±58.3)mL(P<0.01),但骨折愈合时间更短,为(11.7±3.2)周vs.(15.4±4.3)周(P=0.034),固定失败率在数值上更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189)。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研究组的HHS和PPMS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结合重建钢板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但在骨折愈合时间、固定失败率在数值上更低,但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单用PFNA。对于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本研究在Abram的三点稳定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点稳定性理论,即头颈钉头部、大转子入口处的主钉、侧壁入口处的头钉尾部稳定性,及外侧壁钢板的远近端稳定性,对此类骨折复位与内固定更具有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