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自然杂志》 >人源大麻素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人源大麻素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摘要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200年前中国已将大麻(cannabis)用于镇痛及其他疾病的治疗,随后人们在娱乐和宗教活动中也开始使用大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麻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被逐步鉴定出来,其中就包含具有精神活性的四氢大麻酚(△9-tetrahydrocannabinol,△9-THC).这些活性成分是一类结构和功能多样的化学物质,统称为大麻素(cannabinoid).20世纪90年代初期,科学家们发现人体和一些动物体内存在一类内源性大麻素系统,该系统参与调控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其中包含内源性大麻素和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目前人体中已知的大麻素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主要包含大麻素受体亚型Ⅰ(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1,CB1)和大麻素受体亚型Ⅱ(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2,CB2),其中CB1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而CB2在外周免疫系统中高量表达.它们介导的信号通路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是非常重要的药物靶标.大麻素主要包括植物性大麻素(phytocannabinoids)、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s)和合成型大麻素(synthetic cannabinoids)等三大类.文章回顾了大麻及大麻素的历史,总结了大麻素受体CB1和CB2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学习与认知、情绪、肥胖、疼痛及免疫等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 来源
    《自然杂志》 |2021年第1期|25-31|共7页
  • 作者

    沈灵; 华甜; 刘志杰;

  • 作者单位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 上海201210;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201210;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 上海201210;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201210;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 上海201210;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20121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大麻; 大麻素; 大麻素受体; 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