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药物警戒》 >我院106例药源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我院106例药源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药源性肝损伤(DILI)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发生的106例药源性肝损伤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用药品种、临床特征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男性40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48.12±14.00)岁;药物按构成比依次为是中药、抗肿瘤药、非甾体抗炎药和抗感染药物;开始用药至起病多在12周内,特征以身目黄染、尿液颜色加深、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为主,18.4%无症状;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最多(41.51%)、混合型(28.30%)次之,胆汁淤积型(15.09%)和肝生化学异常(15.09%)最少;50例病理结果均倾向药物性肝损伤.结论 药源性肝损伤临床特征不特异,易漏诊和误诊,但大多数预后较好.临床医生应该加强对DILI的警惕,根据其病因、临床特征,早期识别、及时停药并给予适当保肝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