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放射学杂志》 >3D-iMSDE脉冲MR神经成像判断腮腺内面神经及腮腺导管与肿瘤解剖关系的价值

3D-iMSDE脉冲MR神经成像判断腮腺内面神经及腮腺导管与肿瘤解剖关系的价值

         

摘要

目的 探索三维改良运动敏感平衡驱动(3D-iMSDE)脉冲MR神经成像序列对不同类型腮腺肿瘤、腮腺内面神经及腮腺导管的立体结构显示情况,以指导手术计划的制定。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对30名健康志愿者及40例腮腺肿瘤患者分别进行3D-iMSDE序列、三维T2加权快速梯度回波(3D-T2-FFE)序列扫描。入组腮腺肿块患者均经颌面外科医师查体或经超声或其他影像检查发现。对志愿者iMSDE、T2-FFE序列显示的面神经主干与其一级分支及腮腺导管的显示情况独立评分。并比较两序列影像图上面神经及腮腺导管的信号强度比(SIR)。对40例腮腺肿瘤患者,分析iMSDE及T2-FFE序列图像,比较两种方法对面神经及腮腺导管与肿瘤关系的显示情况,并与术中解剖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对iMSDE及T2-FFE两序列的图像评分进行两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SIRN、SIRD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两种方法显示面神经、腮腺导管及面神经、腮腺导管与肿瘤关系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30名健康志愿者双侧腮腺内面神经及腮腺导管的评分,在iMSDE序列上分别为(4.20±0.55)、(4.17±0.59)分,在T2-FFE序列上分别为(3.13±0.57)、(3.07±0.52)分,iMSDE序列图像评分均高于T2-FFE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197,P&0.05)。面神经、腮腺主导管在iMSDE序列图像的SIR均高于T2-FFE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772、11.586,P值均&0.05)。40例腮腺肿瘤患者共41处病变,与术中解剖对比,iMSDE、T2-FFE序列显示面神经及其一级分支与肿瘤关系的正确率分别为87.8%(36例)、53.7%(22例),显示腮腺主导管与肿瘤关系的正确率分别为92.7%(38例)、73.2%(30例),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725、5.513,P值均&0.05)。iMSDE序列中,36例面神经及其一级分支(颞面干、颈面干)与肿瘤的关系得以正确显示,38例腮腺主导管显示结果较为理想。结论 3D-iMSDE MR神经成像序列能够正确显示腮腺内面神经与腮腺导管及其与腮腺肿瘤的位置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