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颈椎功能的重建作用(英文)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颈椎功能的重建作用(英文)

         

摘要

背景: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主要治疗方法采取后路椎板切除术,但术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的: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5-05/2004-0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12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18例,后纵韧带骨化症2例。方法:对32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获患者知情同意,术后随访半年。术前、术后2周及3个月脊髓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定(上肢和下肢功能分别为0~4分;上肢、下肢和躯干感觉分别为0~2分;膀胱功能分为0~3分。各项0分为严重障碍,最高分为正常)。术后2周,3个月及半年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的观察采用X射线片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手术前后脊髓功能。②术后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评估:以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标准,12例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患者、18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及2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后2周及3个月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前分别为5.2,5.7,5.5分;术后2周分别为9.2,9.7,9.4分;术后3个月分别为11.3,11.8,11.6分)。②术后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变化:3例显示颈椎前屈弧度消失颈椎变直,但未见再关门及脊柱不稳现象;余29例未出现颈椎曲度异常及脊柱不稳现象。结论: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短期及3个月时,仍能改善和提高患者脊髓功能评分,对颈椎的稳定性不产生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