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

         

摘要

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各种骨重塑需要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被认为是骨再生的优良候选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骨再生有协同作用,并能显著增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作用。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应用对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8-10月龄雌性SD大鼠75只,随机取60只采用卵巢切除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余15只进行假手术,未切除卵巢。将6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骨质疏松症组、条件培养基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联合治疗组,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DMEM培养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骨形态发生蛋白2、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12周,取各组大鼠股骨和血清,组织学观察骨小梁数量和结构以及骨小梁间距,ELISA检测血清P1NP、ALP、TRAP、OPG、RANKL水平,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RANKL、OPG蛋白和mRNA水平,细胞因子芯片分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相比,骨质疏松症组大鼠的骨小梁间距扩大,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骨小梁失去正常结构并且不连续。与骨质疏松症组、条件培养基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大鼠骨小梁间距扩大较少,骨小梁结构更完整、更连续;②与骨质疏松症组、条件培养基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大鼠血清P1NP和ALP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TRAP水平显著降低(P<0.05);③与骨质疏松症组、条件培养基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比较,联合治疗组RANKL/OPG比值显著降低(P<0.01),从而促进更多的骨形成;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含有多种与骨形成密不可分的细胞因子,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4和7、白血病抑制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保护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⑤结果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应用可减轻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可能成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新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