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综合临床》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热回缩胸膜修复再利用的误差分析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热回缩胸膜修复再利用的误差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修复再利用热回缩记忆膜技术,使其能够再利用的方法 ,从而降低放疗耗材的使用、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并分析因此产生误差的来源及大小。方法将胸膜两侧固定,用有机玻璃夹卸下,用剪刀将带有圆孔的胸膜剪下,宽度约1 cm。再将重叠在一起的胸膜部分剪掉,然后将带有圆孔的胸膜和原来胸膜末端的部分放在约80℃水温中,待其软化后将二个断端重合用力挤压,使其融合在一起,再将胸膜两侧固定,用有机玻璃夹安上拧紧。随机误差分析采用胶片分析法,患者定位时,水平方向用长铅丝为标志,然后用模拟机拍摄X线侧位片,以第一胸椎下缘到第十一胸椎上缘连线作基准线,测量基准线与标志线间的距离并记录。根据上述定位方式,同一热回缩记忆膜,连续定位应用10次,并记录每次通过胶片法测量的误差。结果 30例体部肿瘤患者采用修复后的胸膜用"魔十字"方法 ,使定位标志在修复后的胸膜上,Y轴、Z轴X轴标志点均顺利完成,并看不到修复后的痕迹,达到摆位要求。完整胸膜Y轴随机误差为(1.54±0.78)cm,而修复后胸膜Y轴误差为(1.57±0.83)cm,两者差异并未见有统计学意义(t=1.071,P>0.05)。随着定位次数的增加,胸膜磨损加大,误差呈逐渐增大趋势,Y轴前5次随机误差增幅明显小于后5次,分别为(0.14±0.08)cm与(0.57±0.23)c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1,P<0.05)。Z轴前5次随机误差增幅明显小于后5次,分别为(0.11±0.02)cm与(0.48±0.18)c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3,P<0.05)。结论采用可重复胸膜进行技术修复后使其能够再利用,可解决因使用国产胸膜回缩不好造成的胸膜一侧挤成疙瘩而影响十字标志线的粘贴,可满足临床对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技术要求。建议胸膜再利用后定位次数尽量不超过5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