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创造》 >殡葬改革须加快莫让土地给“鬼”占

殡葬改革须加快莫让土地给“鬼”占

         

摘要

在农村,特别是落后、边远、贫困地区,人死后几乎都采用土葬;在乡村工作的国家公职人员去世后也大多土葬于家乡的土地上;城市居民死后火葬者居多,但有的尸体虽火化了,骨灰却被亲人带回老家安葬在祖茔里,同样垒起一冢坟来。过去是一族人一祖茔,现在另立“门户”各自在承包地里选择“风水宝地”者大有人在,并有抬头趋势;山坡上、耕地里、树林中随处可见三冢两冢的坟堆。  火葬既不浪费土地资源又可以节约经费开支,为什么不被普遍采用呢?一是千百年的传统一代代相传,老人死后埋冢坟立块碑,逢年过节后人依坟祭祀祖人,以表孝心。二是对家乡特殊感情的自然流露,生是家乡人,死是故土鬼,告老还乡,落叶归根情理所在。三是封建迷信的思想意识较浓厚,认为人死后若能葬着“大地”定会保佑子孙后代人丁兴旺、百代荣昌。四是火葬条件不具备,大多数地方一个县只有一个火化厂,尸体的运输和骨灰的存放都比较困难。五是政府对农村只作尸体火化倡导,对在外工作的也没有硬性规定。  现在人口老龄化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老有所养是国家和公民的共同职责。而老人去世后用土葬再占去大量土地,这与“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相违背,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都不利。国家对殡葬作了改革...

著录项

  • 来源
    《创造》 |2000年第12期|P.|共1页
  • 作者

    王定荣;

  • 作者单位

    宣威市继教中心;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民政工作;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