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1-11-27

主办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会议文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显性比较优势是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原罪,还是中美双边贸易的促进因素?本文基于美国对中国反倾销97起涉案产品为例,研究显示:(1)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主要集中在中国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涉案产品上,但显性比较优势不是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原罪,涉案产品的美中贸易逆差是造成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占优的真正诱因,并且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加重了反倾销程度.(2)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带来的涉案产品进口减少被中国涉案产品显著比较优势带来的进口增加所抵补,结果显性比较优势与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交互项对美国从中国涉案产品进口产生正向贸易影响,这表明显性比较优势程度促进中美双边贸易。
  • 摘要:文章针对国企失业职工的群体性事件进行了分析。作为国企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失业职工走过了"下岗"到"协保"的制度变迁,并在事实上成为一个新的社会边缘群体。文中提到,在上海,为解决下岗问题的"协保"政策,由于存在着福利保障的非均等化因素,导致了失业群体生活困顿,诱发了失业人员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文章指出,从根本上说,政策缺陷是导致失业职工群体在生活、工作和发展等方面产生困境的最根本因素。本文根据日韩两国的经验,在政策绩效的角度,从政策完善到政策替代是解决这一特殊群体利益诉求、公平享有均等化福利的有效出路。
  • 摘要:文章论述了中国初期市场经济的相持阶段。文章指出,中国初期市场经济由进入阶段转为相持阶段,市场化改革陷入僵滞,这是由于从能够达成转为难以达成合作博弈协议即合作解.为解释这种演变,将合作博弈理论同讨论还价理论相结合并植入嫉妒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重新解释界定的合作解,本质上是具有内外稳定性质的一种纳什均衡.内部稳定性不是产生于简单的对称性格局,而是无论参与人相互间占优还是不占优,都取决于参与人合作效应大于嫉妒成本之最大化剩余的对内占优格局。文章还指出,外部稳定性取决于参与人合作效应占优于联盟外者效用水平之最大化剩余的对外占优格局.满足内外稳定性取决于一系列重要的自变量.。因此,文章提出,中国改革目前之所以难以达成合作解,是因为这些自变量在两个不同阶段发生了重要变化。
  • 摘要:文章论述了劳动合同与中国工会,两者谁能保护劳动者权益。本文的目的在于利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通过检验劳动合同对工资、社会保险福利享有率和(非法)加班概率的影响而对这些问题做出初步的回答。本文的另一贡献是利用微观个体数据检验了劳动力市场另一重要制度—工会—对劳动合同签订及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劳动合同对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劳动标准具有重要影响。文章的结论从侧面支持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必要性。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劳动合同的就业员工与没有劳动合同的就业人员之间的福利差距,主要是由于无劳动合同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造成的。因此,维护劳动者权益、减少劳动冲突,以便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规范劳动合同内容。尽管劳动法律赋予工会在劳动合同制度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中国工会承担着多重角色,不管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企业层面都缺乏应有的独立性,这是中国没有发挥西方国家工会相应作用的主要原因。要加强工会在促进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必须要提高基层工会组织的代表性和独立性,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切实维权。
  • 摘要:本文对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金股利与公司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首先针对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金股利与公司价值进行了研究假设,对选取样本进行数据整理,并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影响着现金股利政策和公司价值,因此完善民营上市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价值,应该从优化股权结构人手。从委托一代理关系角度来看,分散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改变“一股独大”的现象,有利于规范委托人行为,遏制大股东对企业的操纵,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股权集中度过高容易导致道德风险,只有在信息传递具有很高的效率的前提下,才可以充分的监督上市公司经理层的决策。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虽然解决了同股同权和同股同利的问题,但大股东利用其持股优势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利益输送等行为依然存在,可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从实质上促进公司正常运营发展。
  • 摘要:文章对跨国服务外包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进行了论述。文章首先论述了软件开发的价值链与知识特性导致了软件外包知识转移机制的形成,此外,文章从离岸外包策略和接包方知识转移组织情境的视角论述了软件外包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文章指出,跨国软件外包作为企业离岸外包在软件服务领域的策略选择,本质上是跨国公司谋求外部资源与内部要素整合的结果。外包业务沿着价值链从低端业务到高端业务的扩展伴随着双方彼此谋求知识资源互补的内在需要。软件开发价值链下各个环节都包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融合,贯穿着编码传播与个人沟通两种知识转移方式的动态组合,为满足各个环节彼此的知识需求以及系统运行管理的顺畅,对外包合作双方在知识管理的动态制度安排上提出更高要求。发包方作为全球化经营导向的跨国公司,为谋求更高效的技术资源组织方式而对软件外包作局部到总体的动态安排,使之在“撬动”知识转移的进程,促成知识转移的发生与完成。而影响知识转移机制的因素在接包方一边,则体现为接包方内部的组织情境,其中接包方内部的组织情境与技术投人是提高默会性知识转移效率的重要因素。相应的动态制度安排包括旨在改善组织情境而进行的组织支持创新和吸收能力建设导向的自我学习。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接包方谋求管理创新的契机,对于接包方的创新进程与专业化优势的升级都形成积极动力。
  • 摘要:本文以物流服务业为例,研究了长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趋势,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及其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文章最后以物流服务业为例,介绍了长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问题。包括长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物流服务业的集聚。文章最后对长三角区域加快物流业集聚提出了建议,即将长三角区域划分为三个物流区块,,实施分区治理,加快推进创新系统建设,以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 摘要:文章对认真落实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文章首先论述了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改革的必要性。文章指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需深化农村改革,而关键是要改革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制度。其次,文章论述了认真落实农民土地权益的紧迫性。本文认为,土地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凝聚民心,注重解决人民特别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拓宽农民土地资产的财产性收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农民土地权益中的重大而又紧迫的问题。文章最后对改革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提出了建议。如改革理念转变,改革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和机制创新,改革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还需要进行用地政策的调整等。总之,坚持改革开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探索和勇于实践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落实农民土地权益,进一步增强“赢得农民”的程度必将取得实效,为推进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发挥重大作用。
  • 摘要:本文分析大股东的存在是否能够起到帮助我国企业应对内外部危机冲击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在国有和家族大股东中是否存在差异性,来判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危机到来时是具有管家角色的支撑作用还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掏空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认为大股东在应对内外部危机冲击时,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充分验证了大股东作为公司管家角色的作用。一方面,拓展了对大股东行为和作用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为今后深人分析内部和外部经济危机背景下公司治理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未来研究应该更多关注公司治理机制在企业应对危机冲击,尤其是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以期待为企业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 摘要:近几年,在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并购现象。文章对本土品牌跨国并购对品牌形象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本次研究做了假设,对并购及被并购品牌确立并进行了研究设计,对之前的假设进行检验,并得出检验结果。结果显示:从对并购品牌的品牌形象的重复测量中发现,本土品牌跨国并购对其品牌形象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在并购事件态度对并购品牌后期形象的影响中,并购的“产品线一品牌”联接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能够强化并购事件态度对并购品牌后期功能形象的影响上;并购双方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匹配度都能够对并购事件态度产生影响;并购品牌前期形象会向后期品牌形象迁移,被并购品牌的形象也会因为并购事件的发生而在一定程度上向并购品牌后期形象迁移,但在对应的维度上,并购品牌的迁移能力相对来说更强。
  •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经济性规制模式。文章首先从经济学视角论述了我国食品安全经济性规制的理论基础,对我国食品安全经济性规制的机理进行了考量,文章最后指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经济性规制的制度建构路径选择。文章指出,制度建构的路径的选择主要有以下条:完善法律法规界定企业的产权;严格食品企业的准入标准;健全食品市场的信息调节机制;构建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规制的激励机制;完善第三部门参与食品安全规制的制度规范。
  • 摘要:与成功进行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国家相比,要将仅有21年历史的中国证券市场建设为国际化的证券市场并非易事。本文通过研究与中国毗邻韩国、印度、新加坡三个亚洲新兴国家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并采用计量模型,比较了上述三国与我国在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和国际化程度上存在的差异,从而为继续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路径安排提出了相关建议。建议指出,要为资本项目下货币的可自由兑换选择合适的时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使其与国际证券市场相接轨;国内经济金融改革必须与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相适应。
  • 摘要: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论述了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脉络。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放权让利”为主的改革萌动时期,“两权分离”为主的改革探索时期,“承包经营”为主的改革徘徊时期,“公司制”为主的改革探索时期,“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的深度探索时期,“产权战略调整”的改革新时期。其次,文章对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政府主导”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基础,“渐进式推进”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基本方式,“制度变迁”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原动力。文章最后对深化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进行了思考。文章指出,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根本依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保障,基层经验的探索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强大动力,解放思想、突破意识形态是国企产权改革的思想源泉。
  • 摘要:文章对我国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上海市松江区城乡养老保险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包括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差异,城乡养老保险水平落差,城乡养老保险缺乏制度衔接机制,城乡二元分割的根源—户籍制度等方面。其次,文章对促进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提出了建议,如调整制度设计指导思想,构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机制。
  •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行政绩效评估中的制度瓶颈与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制度缺失是制约行政绩效评估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虽然历届政府机构改革都强调提高行政效率,但往往停留在较为抽象的原则层次上,缺乏较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性指导,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作为制度保障。随后,文章阐述了行政绩效评估制度建设基本原则与主体框架。基本原则包括:科学、公正原则,系统、全面原则,透明原则,参与原则,监督与责任原则。基本框架包括:绩效评估的组织体系,绩效评估的信息支持系统,绩效评估运作流程的制度化,绩效评估信息的公开制度等。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行政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中的几个问题:关于行政绩效评估的组织保障,行政评估制度的建设要具有针对性,评估制度的建设必须“内嵌”于行政文化之中等。
  • 摘要:文章首先对城市公交管制用三方博弈理论进行了关系构建。城市公交管制涉及三个利益主体:城市交通主管部门,管制的具体执法部门,特定公众行为人。隐含两个委托一代理信托关系,一个管制与被管制的公共治理关系:公众与政府,政府与城管,城管部门与特定行为人。其次,文章论述了主管部门位居主动的规则主导作用。一是政府监管与否直接影响城管部门的策略选择,二是罚款制度的设计与执行。接着,文章论述了非法营运与“钓鱼执法”为什么会同时存在。原因之一是城市公交稀缺,原因之二是上述分析的监管与制度问题。文章最后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即强化制度建设,改进政府职能;引进外部第三方监督;设计好的罚款制度,严明纪律,从制度上消除城管乱罚款;增加公共交通服务的有效供给;做好发挥民众“最终委托人”威慑与监督作用大文章,对政府形成有效监督,防止政府自身“不作为”甚至“乱作为”,实现对政府的信托目标。
  • 摘要:文章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房地产价格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采用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我国M2、银行信贷(LB)、全国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PH)和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I)的月度数据,对所选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处理结果显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LPH、银行信贷LLB与货币供给LM2具有一定的正向关系,而与LI呈较强的负相关性;货币供给、银行信贷、房屋销售价格与贷款利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继续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以保证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货币供给与银行信贷对房屋销售价格的冲击存在正响应,贷款利率对房屋销售价格的冲击存在的负响应等。
  • 摘要:文章对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渗透的路径和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选取了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13日沪深两市发生的实体公司举牌事件为研究样本,鉴于本文的研究重点,把全部举牌事件当中被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QDII等非产业资本举牌的案例17起剔除,将剩余的28起举牌案例作为研究样本。文章对研究样本建立研究模型并进行了变量选择,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资本在通过资本市场的举牌,获得原本属于金融资本的股份之后,对举牌公司进行了改革,实现了扩张计划;从公司业绩上来看,被举牌公司的公司业绩得到提高;举牌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经营情况;产业资本通过举牌取代金融资本,进人了被举牌公司的管理层,在同行业的企业中更加有效的实施管理,发挥更大的效应;在具体路径上,被举牌公司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得到提高,市场份额增加了0.600,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增强,这也是产业资本渗透金融资本后,能够引起行业的扩张、行业结构调整的微观证据。
  • 摘要: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进程的探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与时俱进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人类已有的经济思想材料进行广泛的吸收和改造,对现实社会经济关系不断进行探索,实现了经济学科学革命,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经济学理论及其科学体系。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不少经济学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经济建设的宝贵经验,上升到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摘要:文章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财政分权的积极作用。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强调地方政府之间竞争机制的作用,但忽略了对地方政府激励机制的研究。新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激励、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是当代微观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在财政学中的运用。其次,文章针对中国的财政分权的双重效应进行了分析。接着,文章分析了中国不完全财政分权的特点。一方面,当前对中国财政分权程度的判断存在着完全相反的结论。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财政分权既没有赋予地方独立的税权,又没有在地方层次上形成居民和企业对当地政府的水平制衡,因此,要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区分财政分权和市场化分权的作用。文章最后得出结论,要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科学地划分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改变对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将GDP与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相脱钩。至于财政分权,我们当前的根本问题不是简单地强化或削弱问题,而需在探索如何克服财政分权与行政集权等矛盾的基础上增强相应的制度供给,通过规范的财政分权促进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我国生产要素的价格扭曲程度和替代弹性进行测算.为了实现这一研究目标,本文建立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了我国劳动力、资本、能源三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扭曲程度,以及劳动力、资本、能源三种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研究结果证明,我国劳动力、资本、能源三种生产要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价格扭曲,而且资本和能源价格扭曲程度更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倾向于更多地使用资本和能源两种生产要素.尽管资本、能源与劳动力这三种生产要素存在互补的关系,但资本与劳动力、能源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依靠大量投入资本和能源促进产能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能带来就业的同比例增长。
  • 摘要: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推进,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原来的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从而对上市公司乃至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公司治理的微观视角出发,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机理,我们发现大股东的行为从"掏空"上市公司向"支持"上市公司转变,上市公司开始从传统的"圈钱"工具转变为优质资产的"吸纳器",中国证券市场正过渡到"价值注入"阶段.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的"隧道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大股东热衷于通过协同性关联交易、实业类资产注入和资本化定向增发等途径来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大股东行为的变化对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股票收益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上一场革命性的创新,夯实了中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
  • 摘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目前社会各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国家所倡导的"三支柱"为设计理念,将目前单支柱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拆分为国民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三个支柱,并基于"调整结构、维持原有保障水平"的原则,运用统计数据测算了各层次的保障水平,同时,针对国家、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缴费能力作了相应的验证。
  • 摘要:风险投资筹集了资金之后,就必须寻找投资对象,通过投资来实现收益.风险投资的需求对象主要是高技术型的初创企业或者成长企业.本文对美国、欧洲、亚洲(中国大陆除外)的风险投资行业的资金需求状况展开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实证分析.通过研究,文章认为可以给予初创期的风险企业更多的税收优惠和其他政策优惠、对于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的高科技行业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和优惠,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和高技术行业的发展。
  • 摘要:本文深入探究金融发展对就业率、工资报酬及宏观经济稳定影响的差异性和传导路径,尤其是分析了中国不同区域所受影响的时变特征.研究发现,在经济体实现充分就业之前,伴随能够获得更多金融机构贷款的进程中,国内就业率就会呈现逐步攀升的态势;对于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区域,最低契约工资对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水平存在较大约束;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会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此外,"由于面临相对不利的经营条件,所以对于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其对宏观经济稳定的诉求将更为强烈"的推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其内在合理性.值得注意的是,本文认为有关文献提出"刘易斯拐点在中国内陆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到来"的观点有可能是不准确的。
  • 摘要:资产泡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在基于R&D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上,初步将资产泡沫分为生产性资产泡沫和非生产性资产泡沫,前者产生于生产性资产上,后者产生于非生产性资产上.本文的研究发现,生产性资产泡沫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而非生产性资产泡沫则对经济增长是抑制的.在现实中,前者主要表现为股市泡沫,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房地产泡沫。
  • 摘要:本文通过对爱立信(中国)、华为和上海贝尔三家通信企业的跨案例研究,探讨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创新能力、动态能力及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得出理论框架,然后对三家案例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实践进行剖析,并从中得出管理启示.本文的研究建议创新能力的提升取决于企业动态能力的建构,需要通过战略规划、创新文化营造、创新过程管理、产品和服务创新、核心技术和知识能力开发与应用、组织结构设计与响应、伙伴网络构建等七大方面的综合促进作用。
  • 摘要:文章对呼唤分类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与运用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我国目前编制和发布的消费价格指数,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体消费物价的变化.但是,从历史逻辑看,编制、统计和发布消费价格指数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反映了说明整体经济通货膨胀的程度,而在于反映消费价格变化对居民、特别的普通工资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因此,鉴于通货膨胀压力之下不同收入群体的生活遭受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有必要编制反映不同收入群体的分类消费价格指数.在通货膨胀形势之下,政府在积极调控物价涨幅的同时,需要将关注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实施社会保障和救助放在政策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位置。文章指出,目前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消费价格指数(CPI),未能细分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在通货膨胀压力下生活成本的上升.因此,依据现有的CPI统计方法和数据制定相关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措施,难免会使工作过于粗糙."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收入者CPI)"和"基本生活费用指数(COLI)"能够更加敏感和准确地反映低收入群体在通货膨胀形势下生活成本的上升,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有消费价格指数的不足.我国需要尽快推出能够更好反映不同收入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的消费价格指数系列。
  • 摘要:文章论述了我国职位隔离对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文章首先论述了职位晋升的工资效应,其次对职位晋升与性别工资差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职位晋升对工资水平具有直接的正作用,并通过工资增长和职位层级而间接地提高工资水平,且职位晋升对工资水平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尽管女性职位晋升的工资回报高于男性,但晋升概率的性别差距,以及由此造成的工资增长和职位层级的差异是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尽管控制了被以往文献所忽视的职位晋升因素,但仍有约63%的性别工资差距无法被可观察变量解释。
  • 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食品价格向非食品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提出了成本推动、结构性推动和通胀预期三种传导途径,并建立了一个以食品通胀率和非食品通胀率为变量的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两者间的传导途径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主要结论为:第一,食品价格的上涨会对非食品价格造成同向的冲击,并且这种冲击具有稳定的持续效应;第二,食品价格对自身冲击的反应相当显著,长期看来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但幅度仍然较大;第三,非食品价格的变动对食品价格产生的作用很小。总体说来,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均表明,食品价格与非食品价格的传递作用是存在的,而且我国食品通胀率比非食品通胀率的波动性强,如果二者间传导机制通畅,食品领域的通胀会对非食品领域的通胀水平带来巨大冲击,引发全面通胀的风险。因此,货币政策的制定不应剔除食品价格因素,我国CPI指数中的食品权重应谨慎下调。
  • 摘要:文章对科技介入对老龄产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人口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影响进行了研究,包括人口结构的转型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等。其次,文章对转型发展带给老龄产业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论述。文章最后详细研究了科技介入对老龄产业的影响。从政府支持的角度来看,财政资金投人和政策优惠扶持都是不可或缺的。科技养老产品与服务的研发作为老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政府直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是必需的。此外,政策优惠扶持也是政府推动科技介入老龄产业发展的极好途径。从观念转变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过去认为老龄服务业科技含量不高的观点早已不再适应未来社会和技术时代的发展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始终是为人服务的,科学技术再发达、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再先进,家庭成员的关爱、社会环境的友好、尊老氛围的营造都是始终不能丢弃的。
  • 摘要:文章对农业巨灾保险风险区划及费率厘定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农业风险区划与区域风险水平进行了测度,其次论述了农业巨灾保险费率厘定问题。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其巨灾保险费率也与此保持一致,并且,农业风险水平不仅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还与当地农民纯收人、生产效率和财政收人等人为因素息息相关。因此,首先要实行差异化农业巨灾保险费率,这是农业巨灾保险产品成功推出的必由之路,也是今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方向;其次,加快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尽快提高农民纯收人、当地的财政收人和生产效率;最后,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历史资料、气象、地质资料和经济环境综合等数据进行收集、统计,逐步建立巨灾风险数据库,同时强化精算技术,尽可能做到使农业巨灾风险的发生可预测、可衡量。
  • 摘要:本文对对上证综指失真现象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对股指间的相关关系和上证综指可计算的虚涨虚跌现象进行了论述。针对上证综指失真现象,文章指出,上证综指作为我国股票市场上被普遍接受的系统性指标,其失真一方面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另一方面,由于总股本加权的计算方式而造成的权重股流通股本的杠杆作用,使得指数可能会被个别权重股操纵,进而间接影响几乎所有个股,引发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危害股市的健康发展。作为已经推出的股指期货的标的指数,沪深300指数的编制必将得到继续完善和提高,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努力促进沪深300指数的推广。同时也建议各证券机构积极探索构建自己的市场化指数,采取市场化的进人和退出原则,选择股价稳定、能够代表市场整体走势的成分股,将其纳入指数,以提供给市场和投资者作为价值判断之参考,当交易所指数严重失真时,市场化指数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 摘要:文章论述了我国外资政策的演进与转型。文章首先论述了中国外资政策的演进。从引进外资的初衷,对待外资的态度,以及政策适用的逻辑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次,文章对中国外资政策演进进行了总结。中国引进外资的初衷、对待外资的态度、政策适用的逻辑分别经历过一个从弥补要素缺口到促进可持续发展、从促进鼓励为主到兼顾管制约束、从基于身份观到基于行动观的基本过程。文章最后对中国外资政策框架的转型进行了论述。新的政策框架的基本逻辑是,设置资源、环境、社会管理和国家安全方面系统化的政策机制,将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和国家安全成本内部化为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充分调动外资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创造和谐、促进国家安全的积极性并发挥其独特的理念、制度、技术和管理优势,弥补中国新形势下在高级人才、信息资源、战略资源、教育资源、社会福利和安全保障等(巫云仙,2009)多方面的“新型要素缺口”,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和国家安全型经济社会与企业发展模式的构建和运行。
  •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新境遇。文章首先论述了长三角城市群内的经济格局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多座中心城市快速发展,形成多极并起快速发展趋势。其次,文章介绍了长三角之外许多兄弟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之势。中西部许多城市群经济发展迅速,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群经济重新崛起,环渤海地区蓬勃发展、珠三角和闽南城市群一路猛进,武汉、中原、长湘株和北部湾等城市群等都在迅速发展。文章最后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遭遇“后极化时代”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剖析。长三角城市群要素高度密集,硬件设施的全面均质化,以及县乡镇丰富的土地资源等;何况,各地制度性因素也趋向同质化。这使空间距离这一区位经济学中的重要参数趋于缩小。长三角的各个大中城市都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苏南、浙东南和环杭州湾地区尤为强劲。一系列支柱产业迅猛发展,“块状经济”、“集群经济”和“产业链经济”等大放异彩。但由于经济发展密度不断增加,导致要素价格和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发展空间缩小、利润率下降等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致使资本外拓、产业外移的趋势。
  • 摘要:文章就中国地方财政自主度能否促进公共品供给的偏好匹配进行了论述。本文根据主观问卷调查法构建公共品偏好匹配程度指标,使用Ordered Probit分别对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居民满意度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关键解释变量财政自主度对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越高的财政自主度倾向于提升居民的满意度,表明县级政府的支出越依赖于本级收人而不是上级转移支付的话,就越有可能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偏好匹配,这一结果与分权理论相当一致。本文的贡献在于,从经典分权理论的偏好匹配视角论证了政府间财政关系重构与优化的重要性,而重构的核心则是摈弃现有的依靠大规模转移支付甚至上收县级事权的理念,转而给予县级政府更多的财政收人自主权。
  • 摘要:本文将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评价界定为主体性制度性评价,纳入管理科学的学科范畴。以政府主导型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评价为研究对象,以管理价值创造为视角,提出了基于管理价值创造、面向管理职能实现的“复合链式价值系统”理论,不仅用以确立政府主导型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管理需求,以及管理评价的目标体系和基本方法,而且用以建立并规范指标体系的构建模式和计算模型。通过案例应用,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政府主导行为和社会参与行为做出了定量的综合管理评价与分析,有效实现了主体性制度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方法与应用问题的系统研究,深人贯彻了可持续发展与公共管理有机结合的研究理念。
  • 摘要:本文对上海旅游服务业转型发展的政策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上海旅游服务业需要解决以下两方面的政策问题:旅游入境政策的便利性,旅游购物消费政策的激励性。文章对上海入境签证政策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如延长上海48小时过境免签证,实行“96小时过境免签证”;上海世博会便利签证政策的延续与完善等。接着,文章对上海入境游客离境退税政策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如入境游客离境退税政策问题,实施的意义及优势条件。文章最后对国内游客游上海迪士尼乐园免税购物政策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论述。实施的依据在于:促进我国走好居民对外国高档消费品的“出境旅游免税购买携带进口→国内免税购买替代进口→本地加工出口→本地自主品牌生产出口”的转型历程;将内需外流转变为内需内流,免税购物政策适用像中国这类奢侈品需求大的非奢侈品生产国家;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一个我国游客享受免税购物的较好地方。
  • 摘要:文章首先对宏观经济失衡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是由转型经济的制度所决定的,是导致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投资与消费具有双向影响的循环效应,投资与消费失衡又会加剧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又会加剧人民币购买力内外失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失衡则是投资和出口主导的必然结果。其次,文章论述了宏观经济失衡产生的影响,包括地区和城乡发展失衡加剧,收入分配失衡、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三大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加剧等。接着,文章对宏观经济失衡的根源进行了探究,我国国民收入初级分配极不合理,是我国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文章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调整国际收支、努力实现平衡,理顺能源价格机制、大力发展新能源,调整居民收入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等。
  • 摘要: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该决定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目标。文章首先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信贷支持体系。这种框架简称为“一体两制”框架,“一体两制”框架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信贷支持体系,主要以“一体”和“两制”为主要内容,系统性地构成了信贷支持体系。其次,文章针对政策性信贷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进行了政策设计,主要包括产业培育、产业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产业培育指要加快组建专门服务于处于培育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载体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小额贷款机构;应适度发展以民间信贷为主导的非正规信贷体系,加快推进非正规信贷体系的合法化进程,并强化对非正规信贷体系的金融监管,以达到快速完善非正规信贷体系的目标。产业升级指通过金融组织(业务部门)创新方式,设立与发展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商业银行、规模性商业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部,引导中小商业银行、规模性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市场性信贷活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信贷产品创新。产业发展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建立商业银行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载体企业之间的良好协作机制;加强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等方面的信贷创新,尽快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
  • 摘要:文章对我国我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以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日2010年4月16日至2011年4月29日(该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作为样本期,研究数据取每只股票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如果遇股票因股东大会等原因停牌,则该交易日取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以便保持同沪深300指数期货收盘数据在时间上的匹配性。文章建立了最优套期保值率的计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不同行业和不同市场板块的股票往往会有相对独立的价格走势,这就要求市场应该提供反映其中某些典型行业或板块的股票价格走势的指数期货,以供投资者用于套期保值。文章还以中小板综合指数作为“中小板综合指数期货”的替代,对虚拟的“中小板综合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效应作实证检验。
  • 摘要:本文从农民工城镇生存状态、就业环境及条件的角度,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所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工资收入、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个性特征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有显著影响,而劳动保护、权益侵犯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表明,目前工资收入等经济因素还是影响农民工城镇就业的核心因素,反映农民工生存状态和就业环境的工作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因素也受到农民工的关注,但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中的劳动保护和权益保护意识还不强.由此可见,我国农民工目前对城镇就业的要求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以物质需求为主,精神需求还不强烈.因此,城镇要应对"民工荒",要更好的吸引农民工,关键还是要满足农民工的物质需求,给予农民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企业要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和良好的工作福利,城镇相关部门要提供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并关注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支出和成本等.本文对于揭示"民工荒"的成因,保持农村劳动力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转移,乃至对于农村劳动力从"候鸟式"转移到"生根式"迁移的本质性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一个社会的和谐与否,最基本的考量因素是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而非仅仅是经济效益与国民财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学的发展都应关注“道德问题”。文章指出,现代主流经济学“并不现代”,因为它没有考虑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个现代问题。在考虑人的意义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才可能建立一般意义的效用函数、博弈均衡的选择等,以改变传统均衡和进行制度创新。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才现代化了。道德经济学才是真正的现代经济学的一部分。我国政府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无论在社会发展还是经济乃至经济学的发展方面都极具前瞻性。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根据道德供求的若干决定因素,完善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完善道德制度的供给,健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道德体系,并维系制度运行中的公正与公平。无论是见利忘义、重利轻义、重义轻利,还是去利怀义都不能反映我国经济改革、和谐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反,见利思义、义利统一才是和谐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取向,才符合“理性道德人”的基本前提。构筑道德经济学,在市场经济核心—价格体系与交换问题上,原则是实现价格体系的公正,即实现公平交易。
  • 摘要:文章首先解析了中国收入分配与消费现状,随后对中国收入分配与产业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指出,当前中国收人分配差距明显扩大,居民收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收人分布结构不合理,内需增长乏力,这是导致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大力推动服务经济的发展,构建均衡、协调、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要从源头防范和制度保障两个方面,尽快堵住至今仍然在扩大收人差距的漏洞,加快各种制度建设。建议指出,要加快建立收入申报制度;确立机会公平的理念和制度;遏制非法收人和灰色收人的滋生和增长;;反垄断和减少行政管制并举,明显缩小行业收人差距;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基本保障内容;调整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期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深化税收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税收对收人分配的调节作用等。
  • 摘要:以沪苏浙皖为范围的泛长三角区域已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分工对于加快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本文在泛长三角区域总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产业集聚视角对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分工展开研究.就总体产业而言,泛长三角区域第一产业呈逐年下降态势,江苏省和浙江省第二产业占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上海市的第三产业成为其支柱产业,安徽省正在向工业强省迈进.就产业分工而言,上海市的现代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江苏省的设备制造业、浙江省的纺织业和加工业,安徽省的资源导向型制造业成为各地的主导产业,集聚趋势明显.泛长三角区域各省市应充分利用各自的产业分工,加强产业协作,加快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升级和联动发展。
  • 摘要:本文通过基于价格粘性的利率传导机制分析了利率、股票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基于SVAR模型的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在我国,股价冲击对通胀波动贡献率远高于利率政策冲击,通膨冲击对股价波动的影响明显高于利率政策冲击,法定贷款利率冲击对股价波动贡献率高于法定存款利率.为实现物价稳定,货币政策应高度关注股价波动,并及时作出响应。
  •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异质性的偏好的理论模型,讨论收入分配不平等对进口需求的影响.在实证方面,我们在引力模型中引入收入分配不平等和国家特征变量,对我国在1992-2009年间从4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奢侈品和必需品的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增加会增加对奢侈品的进口,相对于奢侈品的进口规模,必需品的进口是下降的.进一步,我们发现,我国人均GDP的增加会减少对发达国家奢侈品的进口而增加对发展中国家奢侈品的进口。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