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重庆地区城郊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重庆地区城郊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在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热岛/干岛效应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居环境,城区居民面临着健康风险。要制定缓解、控制措施,必须要明确城市化的大气环境效应形成和演化规律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以快速城市化的重庆市为例,基于重庆市内15个国家气象站点1980-2020年平均气温、湿度和风速逐日观测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量化得到了各站点的人体舒适度,并利用ArcGis软件中反距离加权模型(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进行空间插值,得到每个时间段人体舒适度的空间分布演化情况。另外对比分析了城郊气象站点平均气温、饱和水汽压差和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趋势,并结合城市化进程数据,重点检测了重庆市人居热环境随城市化进程演化的趋势,评估了城市化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饱和水汽压差的高值区与相对湿度的低值区发展方向与建成区扩张方向基本一致,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高温组团;(2)城市与郊区站点平均气温和饱和水汽压差均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但城区站点变“干”变“热”趋势更加明显,热岛/干岛效应显著;(3)城区站点热不舒适日数和冷不舒适日数分别以3.5 d·(10a)^(-1)、-3.6d·(10a)^(-1)的速率呈现出显著性趋势(P<0.05),而郊区站点年际变化较为稳定,城市化使得人体舒适度往炎热不舒适的方向发展;(4)相较于城市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城郊站点年热不舒适度日数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增大,最大差距一年能达到30 d左右。整体上,重庆市城市发展方向与人居热环境空间演化格局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该研究旨在探明重庆市城市化引起的人体舒适度的演化规律,为缓解城市热岛/干岛效应提供直接的科学参考,力求为城市总体规划、改善城市热环境、打造“宜居宜游城市”提供定量化决策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