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7-09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HYSPLIT模式对2017年4月3~5日冀中沙尘和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第一阶段的浮尘天气是由内蒙古中部起沙后经上升运动到达空中,随高空西北气流东移到河北上空下沉形成.第二阶段为冷锋后部大风引起本地扬沙.沙尘过程初期表现为低层下沉运动,中上层上升运动.持续阶段为整层弱下沉运动控制.锋区附近动力作用使得沙尘天气再次增强.
  • 摘要: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过去多以经济社会目标为导向,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因而,应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合理配置土地功能,从而缓解城市建设对局地气候和大气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调研了国内外城市通风廊道研究进展和主要技术,在此基础上尝试利用长年代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对通州区通风气象条件及地表通风能力进行了科学评估,结合城镇密集地区特点提出了通州城区城市通风廊道规划设想。
  • 摘要:大气边界层特征与地理环境、下垫面分布、太阳辐射、天气过程、季节变化等有关,研究建立一套描述边界层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的量化指标,对指导城市空气质量变化原因分析、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服务,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珠三角边界层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使珠三角空气质量变差的污染天气过程可归纳为3种类型:冷空气前回暖期、台风外围下沉气流控制期和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期。根据2004-2014年期间珠三角3次干季边界层基线小球测风、低空探空实验所取得的风温观测资料和同期的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地面气象资料等,本文集中研究冷空气前回暖期WPBCA型污染天气的大气边界层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摘要:积雪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水资源运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基于1953至2016年鄞州国家基本气象站(区站号:58562)的积雪地面观测资料,对鄞州的积雪日数、积雪深度、积雪初日和积雪终日等积雪参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鄞州的积雪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从12月开始至次年3月结束,其中2月的积雪最多,占全年积雪日数的46. 4%,平均积雪深度也最大,达到了3.56cm。1953-2016年,年积雪日数的平均值为3.3天,年积雪日数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从1986年以后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平均积雪深度为2.95cm,最大积雪深度出现在1986年(9.5cm)。有53%的积雪开始于1月,有57%的积雪在2月结束。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鄞州积雪开始时间略提前至12月-1月;而90年代之后,积雪结束时间也明显提前,大多集中于12月-2月初。本文给出了积雪发生前后温湿垂直结构和不稳定能量的分布特征,由此可知更低的近地面温度和更高的对流层顶温度更有利于积雪的累积,与积雪前一天相比,积雪当天整层大气都更加干燥,但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更高。
  • 摘要:CINRAD/SA天气雷达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雷达波导转换开关报警故障,严重影响雷达运行可用性,从全国来说,雷达波导开关报警是比较频发的故障.由于波导开关的报警会直接造成雷达停机,造成雷达数据资料的缺失,影响雷达运行的可用性,由于本型号雷达使用的进口波导转换开关,且波导转换开关的报警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目前国内难以找到相关使用维修方面的资料.本文从波导转换开关自身性能要求及雷达系统监控原理等方面着手,剖解了波导转换开关的内部结构,并分析了在新一代天气雷达中波导开关的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型号波导开关的工作性能要求,分析了波导转换开关的报警现象和出现故障的相应解决办法,最后总结出了故障诊断的流程.
  • 摘要:径向干扰回波是天气雷达回波中常见的一种异常回波,存在于我国多个雷达站点的回波中.它在径向上呈条辐状分布,经常和降水回波在很多区域是重叠的.径向干扰回波是影响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准确性的不可忽视因素之一,它对雷达资料的定量应用有严重的影响,了解其回波特征并对它们进行实时识别是准确剔除这些干扰杂波的基础,也是获取高质量雷达基数据及各类雷达产品的重要保证.本文首先对回波数据进行退距离订正值及衰减订正值处理后,再对多组受到干扰的雷达体扫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径向干扰回波的一些普遍特征;然后提出径向干扰回波的识别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径向干扰回波进行有效地识别.
  • 摘要:众所周知,多普勒天气雷达能够获得降水粒子的反射率因子和径向速度等信息,是探测灾害性天气的有效工具.在实际业务应用中需要用数学或物理方法,根据径向速度反演大气的三维风场,进而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小尺度天气的演变机理,改进短临预报.文中提到的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系统是由一个常规多普勒天气雷达(主站)和一个或多个被动接收机(从站)组成。本文着重采用双基地多普勒雷达速度合成风场方法对大气三维风场进行仿真,并借助福建厦门和泉州的两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实测资料,构成仿真的双基地雷达探测,分析一次台风风场特征。
  • 摘要:车载移动天气雷达机务流程化手册,是基于雷达厂家技术资料(含出厂验收工作的实践)、一般雷达气象学原理与方法和雷达业务应用的要求,开发的从基层单位业务应用的角度的业务工作手册.不仅包括车载雷达选址、部署、运行维护、撤离与养护,还有观测流程、观测模式设计、资料存储和处理等,涵盖了业务应用单位的各个环节.手册开发过程中,更多依靠图表、业务目标标题索引和模块化设计,使基层人工影响作业人员能较短时间内找到日常机务工作的知识点和操作方法.
  • 摘要:肇庆多山的环境给肇庆天气雷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遮挡,影响了天气雷达对降水的估测,导致探测能力有所下降.本文通过C#开发语言开发径向遮挡订正系统,结合肇庆和广州两地的雷达基数据对肇庆雷达基数据进行订正,合成新的基数据,同时利用双偏振雷达Linux系统的雷达产品生成单元(RPG)和雷达产品显示单元(PUP)处理速度快、稳定性强的优点,对合成后的基数据进行产品分发.实验表明合成后的基数据对原来遮挡方位上的数据有很好的订正效果,具备更加完整的探测信息,有效地解决了肇庆雷达部分径向遮挡的问题,有利于更好的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
  • 摘要:根据本站常见雷达运行传输常见问题进行汇总.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ASOM从1.0升级为2.0,故障单的填报也有变化.本文通过实践总结关于雷达的基本事项,以供参考.新一代天气雷达是监测台风、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和雹云、龙卷、气旋等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系统有效的探测手段,在气象现代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雷达通过接收回波进行处理,进而得雷达回波强度图,提供丰富的有关强对流天气信息.稳定的传输是天气系统监测和预警的重要环节,如何保障数据传输变得尤为重要。新一代天气雷达由若干个了系统组成,分别为雷达数据采集了系统(RDA)、雷达产品生成了系统(RPG)、主用户终端了系统(PUP)以及连接它们的通讯线路。数据依靠这几个了系统来采集、加工以及传输。实时监控各了系统的运行情况,能够保障雷达数据传输的正常运行。在故障处理之后还应如实填写故障单,以便于存档记录,对以后的保障工作积累经验。
  • 摘要:利用郑州机场CFL-03高分辨率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等资料,从上空风向风速变化着手,详细分析了2017年2月2-6日一次持续雾霾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本次雾霾天气与河南周边大范围的雾霾区密切相关,低能见度天气是平流雾和辐射雾共同影响的结果;风廓线雷达能够清晰地显示中低层(1000-3000米)大气水平风场的演变及垂直气流的发展,低能见度天气与近地面及高空风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当时天气形势,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次、不同高度层风向风速的变化,可提早判断冷空气势力的强弱、移动路径及入侵时间,这对于预测低能见度天气的开始、维持和结束时间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应用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天气形势,参考其他资料进行多方位分析,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 摘要:随着气象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国内的业务雷达基本都是应用的S/C波段非双偏振雷达,主要应用方向还是大范围扫描的预警监测方面,目前存在两方面的不足:(1)降水粒子的相态识别、云微物理结构;(2)局地强对流单体的精细观测,预报和快速预警.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应用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观测是一个趋势.本文首先根据需要评估的雷达计算雷达参量(反射率、差分反射率、互相关系数、差分传播相位)的标准偏差的理论值,再对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选出观测区域,在同一时刻,雷达网中的不同雷达观测对同一个气象目标进行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数据的实际标准偏差,再对标准偏差的分布进行统计,统计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数据评估效果。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分析雷达数据的起伏情况,可以作为雷达数据质量评估的一种方法,今后还需利用该方法分析更多的雷达观测数据,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为X波段雷达的数据评估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手段。
  • 摘要:激光雷达被广泛使用于大气气溶胶探测中.微脉冲激光雷达(MPL)因体积小、结构简单、易携带,对人眼无害,被越来越多在实际工作得到应用.本文开发了一套MPL数据处理系统和可视化系统,方便研究人员处理MPL数据.本文介绍微脉冲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基本过程,及软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点。系统特点:有批量处理功能,方便用于科研计算;有雷达常数计算工具,方便获取激光雷达常数;廓线和分布图可以直观表现在主界面中,图像符合一般文献图像绘制要求,可以直接用到科研文献的撰写中。
  • 摘要:2016年5月~8月绥化市多普勒天气雷达试运行期间,我市出现了冰雹、雷雨大风、局地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本文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强对流天气发生时的雷达数据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强对流天气预报着眼点,为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工作积累经验.
  • 摘要:基于由C#开发的第一代雷达产品生成和传输监控短信报警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升级后,加入了手机短信控制部分雷达软件重启以消除报警的功能,可在雷达值班人员在外出巡视或办事的情况下,不回到雷达站值班室也可以处理雷达的小问题,为提高业务可用性再次提高了保障.
  • 摘要:2017年4月20日夜里至21日龙岩市境内发生局地大暴雨,并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6-8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上杭通贤乡和南阳镇3小时和6小时雨强达百年一遇.通过利用雷达、雷达风廓线及闪电定位仪等资料发现,本次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日20-22时段长汀大同镇强降水阶段,过程伴有短时强降水(59.7mm/h)、强烈闪电活动、6-8级雷雨大风,属对流冷云主导型降水;第二阶段是21日02-04时上杭通贤乡等地强降水阶段,短时强降水强度达75.7mm/h,但闪电和大风活动弱,属对流暖云主导型降水,两个阶段在相同背景下强对流天气有明显差异,分析可知,第一阶段雷达强回波(60dBz以上)呈块状向南压,移速快,回波顶高度高,后部新生单体形成列车效应;第二阶段以西南-东北走向的对流带向东北方向移动为主,形成回波带的列车效应,中心强度达50dBz以上,回波顶高度较低,降水中心移动缓慢,造成局地累积雨量较大.
  • 摘要:多波段可重构雷达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雷达系统,其接收机的传统人工测试弊端很多.由于多波段的指标很多,各个功能的实现指标都需要测试,如果人工逐一测试,需要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会非常巨大,这样将导致雷达的开发成本非常高.本文在研究多波段可重构雷达接收机的结构系统的基础上,提出设计了自动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可实现自动化、可视化,系统测试数据图形化,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测试效率高、测试精度高等优点,在其他系统的自动测试设计上也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CINRAD/SA新一代天气雷达天伺系统部分由于机电一体化程度高,结构复杂,故障概率偏高,部分严重故障直接导致雷达停机,影响气象预报服务.本文根据福建省天气雷达历年的故障维修记录,介绍了雷达天伺部分出现的常见典型故障,这些故障主要分布在天线座(UD2A1),数字控制单元(UD5A6),功率放大单元(UD5A7)等组件上.通过了解本文阐述的SA雷达天伺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处理的具体技术方法,可帮助机务员了解天线伺服系统电路的特点和检修流程,为诊断处理故障创造便利条件,提高维修时效。
  •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对气象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雷电、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强对流天气系统的临近预报的准确率,是大气科学的热点之一,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迫要求。贵阳市多普勒天气雷达可实现对雷电、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实时监测,是临近预报最为有效的工具。贵阳CINRAD/CD雷达资料县级共享平台可以将贵阳天气雷达资料实时共享给贵阳市各县级气象部门,帮助县级气象部门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有了完善的安装和配置帮助,县级气象部门相关人员一般能独立安装好平台相关软件,平台安装好以后也无需专人额外维护。清镇气象局计算机和贵阳雷达站计算机严格对时后,经过实际测试,清镇气象局得到雷达资料的时问比贵阳雷达站资料出来的时问晚15秒左右,最长稳定运行时问达到7天,达到了平台设计的预期效果。
  • 摘要: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卫星云图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17年5月23日广西大暴雨天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配合一致的各层辐合降水系统为这次强降水提供了大环境背景,移动缓慢的低层冷式强切变系统在这次强降水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这次过程不仅具有较强的辐合上升运动动力条件,而且具有强的不稳定能量,尤其南部比北部层结更加不稳定、水汽更加充足,也更容易发生降水效率更高的对流性强降水,因而造成降水分布南部大北部小;卫星云图显示具有后向传播的纺锤状对流云团容易造成对流性暴雨;雷达回波显示与降水系统配合的大范围较强降水回波造成大范围大到暴雨天气,而造成小时雨强达100mm的是镶嵌在回波带上少动的强回波,强回波的生成与有利地形有一定关系.另外,多家模式雨量预报产品的雨量预报偏小,南部大暴雨漏报,可能模式对动力条件考虑较多,从而对对流性降水的预报误差较大.
  • 摘要:以双频降水测量雷达为主载荷的GPM卫星于2014年2月发射升空.由于轨道倾角以及仪器通道的设置,大大提升了对弱降水和降雪的探测能力.通过四次降雪个例,分析比较了双频降水测量雷达的三种扫描模式(Ku、KaMS和KaHS)对降雪探测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DPR的相态产品和地面实际观测的结果比较一致,固态降雪的温度小于-0.50C的并且降雪发生时的风暴顶高度大都小于6km.Ku波段雷达由于仪器灵敏度的大幅提高,对降雪的综合探测能力最强,而KaMS和KaHS也具有特定的作用.此外,为了保证衰减订正的精度,和非降雪部分的衰减相比,需要主要提高降雪衰减尤其是混合相态湿雪的衰减订正精度.
  • 摘要:风是气象探测的重要要素之一,通过分析连续的风场资料可以得出相应的大气流场特征,低层大气流场变化与降水过程的触发以及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低层切变线、辐合线等与对流云的产生密切相关,是提前预报对流云发展的主要气象因子之一.激光雷达是现代激光技术与传统雷达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自其诞生以来激光雷达就因其具有高角度、距离和速度分辨率、出色的全天候工作能力以及强抗干扰能力等优势,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与重视.激光测风雷达提供的高时空分辨率水平风资料能够较好的描述降水前后低层流场变化特征,为更准确的预报降水提供资料依据;通过对水平风资料分析发现,降水发生前儿个小时出现有高层气流动量下传现象,一定程度上可反映高低层已开始出现明显的动量及热量交换,这对降水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降水发生前两小时,低层风场出现波动,西南风低空急流的产生与加强对此次雷雨天气过程具有重要影响;降水前两小时低空急流指数的极速增大对降水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降水前几个小时,600hpa高度以上冷平流范围明显扩大,600hpa以下暖平流强度也有明显增强,使得测站上空静力稳定度减小,大气层结趋于不稳定是产生此次雷暴天气过程的重要原因。
  • 摘要:利用滨州新一代天气SA雷达对2015-2016年的中气旋产品进行统计,分析了鲁西北地区中气旋的时空分布特征、中气旋顶高、底高、发展厚度、切变值等特征量及特征量极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中气旋的出现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集中出现在6-9月,其中6月出现的次数最多;约70%的中气旋发生在午后至傍晚;空间分布上,滨州西北方位出现的频次最多,且中气旋发展最为深厚,偏东方向出现频次最少;(2)伴随短时强将水的中气旋的各类特征高度值比伴有冰雹的的中气旋的特征高度值要低,多数的中气旋在初始阶段和消亡阶段都伴有HGT和BASE或HGT与TOP重合的现象;(3)中气旋持续时间平均在28min左右,生命史超过30min的中气旋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且以冰雹天气为主;(4)不同的强对流天气最强切变相差较大,冰雹过程中的中气旋最强切变值平均最强,且最强切变值超过30×10-3·s-1的中气旋均出现在冰雹为主的天气过程中.
  • 摘要:大气和海洋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质量、动量和能量的交换,这种海气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大气和海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两者任意一方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引起另一方的强烈反馈.因此,只有弄清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物理机制才能更加准确的描述出大气和海洋的运动过程。大气和海洋的白身物理性质不同,其运动的空问、时问尺度差异较大,因此我们很难用一个单一的物理模型来完整描述其运动过程,而单一的大气模型或海洋模型又无法描述两者问的相互作用。因此,建立大气-海洋的耦合模型成为研究海气相互作用的一种较为合理方式。耦合试验能有效提高海表温度场和海表流场的模拟准确性,且越靠近台风中心区域,耦合试验对海表温度的模拟越准确;对于海表流场,则是越靠近台风中心的区域,祸合试验相对控制试验的模拟效果越好。无Bogus方案的coupl试验能更好模拟出台风“凤凰”的路径和强度,尤其是在试验后期,其模拟效果明显优于coup2试验;而使用了Bogus方案的coup2试验仅在试验前期对台风强度模拟较好,超过一定时问后其模拟出的台风强度和路径均出现一定偏差。
  • 摘要:星载激光雷达是获取云、气溶胶和全球风场三维信息的最佳观测手段.其中高光谱激光雷达利用窄带滤波器能把激光雷达回波信号中的粒子成分和分子成分分离,从而可以实现大气光学参数的精确定量反演.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两部分:(1)大气成分对星载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影响仿真.建立星载激光雷达回波信号仿真器模拟4种不同波段对6种气溶胶的探测能力.(2)星载激光雷达高光谱通道回波信号仿真.为了模拟高光谱激光雷达分子通道回波信号,引入了衰减后向散射系数到激光雷达方程中来简化基于高光谱激光雷达探测原理的计算.开发出了一个新的基于CALIPSO云和气溶胶消光系数产品,数值天气预报数据,瑞利散射原理和分子吸收截面的方法,来模拟星载高光谱激光雷达532nm分子通道回波信号.利用模拟的星载激光雷达分子通道回波信号,我们能开发更有效更准确的星载激光雷达算法.
  • 摘要:结合谢义炳本人的著作和讲话,探讨了在教育、科学和哲学方面,他和罗斯贝之间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具体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1)所谓“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是指学校、师生关系、学术传统和学风。2)社会需求推动气象科学发生飞跃,如美国的航空业和二战,中国的抗洪和远足、朝战。3)有宏大的视野,从大气环流的角度思考具体问题。4)科学的发展是曲折的(历史唯物主义),长波理论和湿斜压理论都受到过习惯性思维的抵制。5)有哲学头脑(辩证唯物主义),天气过程的本质是适应过程,由一种准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种准平衡状态,避免机械唯物论。6)有博大的爱,不拍挫折,热心社会活动,不是书呆子或自命清高的学者。7)对青年循循善诱,推崇独立思考。8)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最后简要梳理了罗斯贝的传承,并介绍了谢义炳过世后二十多年来北京大学在传承谢义炳方面所做的工作。
  • 摘要:本文利用2009年1月、4月、7月、10月塔中西站10m梯度自动气象站的8cm土壤热通量实测值、2cm-6cm沙层平均温度值根据土壤的一维热扩散方程计算出地表土壤热通量,并分析沙层浅层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月、10月土壤热通量日总量为负值,方向向上;4月、7月为正值,方向向下.1月09时-16时、4月07时-14时、7月07时-16时、10月08时-14时,地表土壤热通量为正值,地表向下传输热量,而其他时间段地表则是向上传输热量.白天浅层沙层中存在热汇层或者热散层.
  • 摘要:在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有29个模式组共计60个气候模式参与其中.随着数值模式的不断增加,如何客观、定量地评估和比较不同模式的性能变得越来越重要.现有的模式评估方法主要针对标量场,尚没有针对矢量场的定量评估方法.此外,目前的评估方法大多针对单一变量,如何定量评估模式对多变量的总体模拟能力,还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为此,我们发展了一个适用于矢量场的评估图,并举例说明其在多模式比较与评估中的应用.本文构建了一个VFE图,该图可以定量评估矢量场的多方面特征。此外,利用VFE图还可比较不同模式对多个变量的总体模拟能力。该研究为多模式比较提供了新的、有力的评估方法。
  • 摘要:本研究使用6h一次,水平分辨率为0.5°的CFSR再分析资料对2000~2013年夏季(6~8月)的西南涡进行识别;利用3h一次的地面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分类.由图1,根据低涡生成前6h内是否有显著降水(热力特征)和是否存在地面低压中心(动力特征)两个标准,将西南涡分成以下四种类型.上述的涡旋分类基础上,本文对比研究了各型涡旋的生命史长度、水平及垂直仲展等特征、引发的降水强度和强天气现象,并对各类西南涡进行合成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及四川地区的降水气候特征出现了显著性的变化,雨日变化研究一直受到气候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青藏高原92个观测站点和四川地区39个观测站点1983年-2012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30年青藏高原及四川地区年、季节的雨日变化特征及规律。从年际变化特征来看,三十年以来雨日是增加还是减少了,雨日数的年内变化特征是怎样的,在空间上具体有什么分布特征。
  • 摘要:利用SPSS平均值差异T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对余姚国家一般气象站(58468)2015年1~12月新、旧站址观测资料对比发现:新、旧站址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气压差异显著,降水量差异性不显著;新站平均气温、平均气压均低于旧址;风速均高于旧址;相对湿度大多月份小于旧站;年降水量接近旧站,但各月有所差异.气象要素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旧站址海拔高度、观测环境、站址地形及测站下垫面性质不同等原因造成,且海拔高度及观测环境的不同引起气象要素的差异尤为显著.
  • 摘要:本文利用广元地区1961年~2015年逐时降水数据,计算了小时平均降水、最大小时降水量、降水日变化、短时强降水,研究了汛期(5月至9月)小时降水的气候特征及长期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广元汛期降水总量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小时极端强降水出现频率呈增大趋势,小时平均降水量年代际变化呈增大趋势,而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密集型探测资料和BJ-ANC系统的VDRAS模块产品,对2010年7月31日和2013年7月7日两次具有代表性的降雨预报出现偏差过程进行多种资料的融合分析.发现:降雨空报的过程是由于对影响系统的垂直结构明显后倾把握不准,系统过境时地面气压场和风场形势预报出现偏差,造成空报.而漏报的过程则是对触发机制的监测和预报不准确,对地形强迫抬升、地面辐合线、阵风锋等中小尺度系统的关注度不够,系统过境时对地面气压场和风场的预报同样出现偏差.另外,两次不同类型的预报失误过程均有预报员的“惯性思维”方式下,对影响系统分析不深入,对地面形势场的分析不足,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边界层风场对对流的发展和传播的重要作用.
  • 摘要: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地形复杂,地表物理性质也很复杂,因而具有其独特的天气气候特征,对我国、东亚甚至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及气候都产生重要影响.其中高原热力作用不仅影响大气环流形势,而且还因其近地层加热形成了高原大气低层的热低压和高空的南亚高压.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高原的高压、高原涡等系统的研究较多,而对低压的研究甚少.热低压是一种无锋面气旋,只出现在近地面层,是浅薄且不太移动的暖性气压系统.汤懋苍等指出在对流层中下层,高原上冬季为冷高压,夏季为热低压.目前高原夏季热低压指数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也缺乏系统地研究高原热低压的变化特征分析.近69年来,青藏高原低压指数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即夏季高原低压总体呈减弱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夏季高原低压指数均处于低值范围,1962年左右出现最小值,1979年左右出现最大值,80年代之后就在高值范围内上下振荡。空间分布表现为低压在高原大部分区域均为由南向北递增,呈明显的纬向分布。高原主体范围的EOF空间分布为正值,显示了高原地区低压变化具有整体减弱的一致性,且正值由南向北递增,呈明显的纬向分布,表明高原低压减弱趋势由南向北更加明显。小波分析表明,低压具有准13年周期。年内变化研究分析表明,在夏季,青藏高原低压指数是稳定升高的,即在夏季高原热低压是在逐月减弱的,高原低压指数最低值对应高原低压最高值出现的6月中旬,高原低压指数最高值对应高原低压最低值为8月末,减弱趋势7月最明显。
  • 摘要:采用河北省142站逐日降水资料与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河北省夏季降水及其与10-30天低频振荡的关系进行分析.所得结果如下:1)河北省2016年夏季降水具有显著的10-30天周期,低频振荡经向上的北传和纬向上的东传与河北省夏季降水的活跃和中断关系密切.2)在低频降水活跃期(中断期),对流层低层850hPa上,低频振荡主要通过低频反气旋(气旋)的交替,影响西太副高主体偏西(偏东),进而影响西南气流到达偏北(偏南)位置;在对流层中层500hPa上,中纬度地区交替出现的“-、+、-”(“+、-、+”)中心影响西太副高的北进(南退),河北东部有(无)高压坝的阻挡,影响高空槽的移动,从而造成了河北省低频降水的强弱变化.
  • 摘要:最近30年,随着卫星数据的增多,人们得以对全球海平面进行实时观测.科研人员发现,海平面高度的局地变化受风场和次表层热容量等多种因素影响,而这些气象要素又进一步受到海表面温度的强迫.在本文中,应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通用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对这一系列过程进行模拟。在耦合气候系统中,将海表温度同化进模式中,观测模式海平面高度对这一强迫的响应。模拟结果发现,大量海洋温度的变率,如厄尔尼诺和南大洋涛动,大西洋多年代际震荡,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等都对海表高度异常有明显强迫作用。并进一步应用大气环流模式对这一过程的机制进行了模拟。
  • 摘要:最近的一些科学研究成果将热带海洋的海表面温度与南极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联系了起来,同时指出印度洋、太平洋以及大西洋分别在其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将不同热带洋盆以及不同的季节区分开来进行研究,通过线性回归以及经验正交函数等手段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其特点,同时与大气模式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论证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验证了热带海洋的海表面温度与南极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之间的遥相关,同时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指出了方向.在本文中通过线性回归、经验正交函数分解以及多种求解趋势的方式等手段对热带洋盆海表面温度与南极极地地区的海平面气压、表面气温、海冰密集度等重要气候变量之问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基本明确了它们之问存在的相关性及其空问分布,明确了热带洋盆海表面温度变率对于南极极地地区气候部分变率的诱因地位,同时还揭示了南极极地地区各个变量之问的物理联系以及被认为是控制南半球热带以外包括南极极地地区在内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的南半球环状模现象。
  • 摘要:利用青海省44个气象站1960~2015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反距离权重插值(IDW)方法,对青海省近56a日平均气温稳定≥0℃的积温、持续天数、初日、终日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56a年青海省≥0℃的积温和持续天数分别以64.38℃/10a和3.25d/10a的倾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并且分别于1998年、1997年发生了突变.二者主要受初日提前和终日推迟的共同影响,且终日推迟的影响大于初日提前的影响.(2)≥0℃积温和持续天数大体上均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的趋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三江源西部.(3)较20世纪60年代,21世纪青海省≥0℃积温段Ⅱ面积减小了14.06%;≥0℃积温段Ⅳ面积增加了16.34%.(4)随着气候变暖,1500℃等值线呈现出整体向高海拔扩张和向低纬度南移的趋势,且呈显著向西向南的移动趋势.
  • 摘要:利用美国南部大平原站点8年地基观测数据,分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即气溶胶第一间接影响因子.研究发现,气溶胶第一间接影响因子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除了在夏季表现为Twomey效应,在其它三个季节均表现出反Twomey效应.进一步对各个影响因子的分析表明,大气中可降水含量PWV对于气溶胶第一间接作用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当PWV较小时,四个季节均表现出明显的Twomey效应,而当PWV较大时,春秋冬季节气溶胶与云滴有效半径呈现正相关.这与气溶胶作为凝结核的水分竞争以及水分供应是否充分紧密相关.我们还利用中国2015年9月份河北地区飞机观测研究了清洁和污染情况下云滴有效半径和云水含量的差异,发现河北地区的气溶胶污染是的云滴有效半径显著减小,气溶胶第一间接作用因子在0.10和0.20之间.
  • 摘要:积雪反照率是调控雪盖、土壤、大气间能量交换的重要参数之一.冰雪反照率的反馈作用对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是气候领域中最重要的反馈作用之一.Thackeray和Fletcher研究表明在北半球热带外,冰雪反照率的反馈作用在春季时的峰值可达1℃升温对应大约1%地表反照率的减小.除了冰雪反照率的气候反馈效应,积雪反照率的微小变化对融雪也有重要影响,从而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重要影响.通过耦合模型SAST/arsl中对纯净雪和观测含气溶胶雪的对比发现,气溶胶使得雪盖中吸收能量增多,积雪粒了有效粒径增大,进一步增加吸收能量,反照率减小,雪盖提前融化,径流时间和流量峰值发生改变。SASP站气溶胶地总平均辐射强迫为47Wm-2。积雪完全消融的时间提前了19.5天,改变了径流时间和流量峰值,这将对接下来的水文循环过程和大气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 摘要:研究发现,揭阳属无冬区,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开始日期常年平均分别为1月1日、4月18日和11月9日。1967-2016年揭阳夏季起始日呈提前趋势,秋季起始日呈显著推迟趋势,线性变化趋势达0.3277d/年。揭阳三季平均长度夏季最长,达199.9d,超过全年50%的天数;其次是春季,最短是秋季。春季和秋季季节长度呈缩短趋势,而夏季季节长度呈增加的趋势。夏季季长变化的趋势最大,达0.4554/年,其次是秋季,均通过置信度a=0.01的显著性检验,变化趋势最小是春季,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揭阳年平均气温呈震荡式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035℃/年,有显著上升趋势。随着揭阳年平均气温升高,夏季起始日显著提前,秋季起始日显著推迟,夏季长度显著变长,而春季和秋季长度显著变短。其中夏季季长对气温升高有较强的响应。揭阳年平均气温1990年出现突变,突变后气温显著上升;1992前后揭阳各季长度均发生了突变,夏季和秋季季长的突变点出现在1993年,比年平均气温突变时间延迟3年,春季1991年发生突变,比夏季和秋季突变时间早,说明春季季长变化对年平均气温升高的响应最为敏感。
  • 摘要:利用1961~2010年山西省67个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对山西省低温天气的时间演变、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将极端低温指数分为三类:1.极值类低温指数统称为低温极值指数(包括极端最低气温和最低气温极大值);2.相对阈值类指数统称为低温事件指数(包括冷夜日数和暖夜日数);3.绝对阈值指数及持续日数等指数统称为其他指数(包括霜冻日数和寒潮持续指数).1、近50年低温极值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变化趋势都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尤其极端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达到0.33℃/10a,也就是说近50年极端最低气温上升了1.65℃.低温极值在全省范围内大部分区域都是上升趋势,不过指数增温强弱和范围有一定差异.极端最低气温全省除零星分散的降温趋势外,以增温为主,且大部分增温趋势都在0.4℃/10a以上,个别区域甚至达到0.8℃/10a以上;最低气温极大值除陕西省西南角有微弱降温外,其余大部为升温,与极端最低气温相比,升温强度和强中心范围小得多.2、近50年低温事件明显减少,且其变化趋势都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从趋势变化看,冷夜日数在全省范围内都是减少的,太原、晋城、临汾等大城市附近冷夜日数减少明显.暖夜日数全省普遍为增加趋势,暖夜日数增加的强中心与冷夜日数减少的强中心基本吻合.山西省近50年来冷夜日数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呈现减少趋势,1991年前后发生突变,之后的变化超过了0.05显著性水平;暖夜日数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之后开始增加,1996年出现突变,21世纪初超过0.05显著性水平.3、山西省近50年霜冻明显减少,趋势超过0.01显著性水平.寒潮持续指数也是明显的减少趋势.全省绝大部分地区霜冻日数呈减少趋势,大部分地区减少在2天以上,减少显著的区域分布在太原、临汾的部分地区.寒潮持续指数以减少趋势为主,山西省南部减少相对显著.山西省农业为弱势产业,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严重,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秋季短暂且降温迅速,无霜期短.这决定了山西省的作物品种以耐寒、耐旱为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山西省气温也呈现显著的升高态势,尤其极端最低气温上升,寒潮、低温事件减少,使得山西省农作物生长受气温的制约越来越小.山西省低温事件的变化趋势与全国的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全国还是华北区域,冷夜的减少趋势都比暖夜的增加要明显得多,而山西省暖夜和冷夜趋势强度差异不大.与华北区乃至全国的趋势相比,山西省冷(暖)夜日数的减少(增多)趋势要弱得多,山西省低温事件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局地性.
  • 摘要:基于1979~2012年Hadley月平均海表温度,候平均GPCP降水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合成分析了ElNi(n)o对东亚夏季风和夏季降水季节内变化的影响,并利用t检验方法来检验结果的显著性.
  • 摘要:利用南昌昌北机场2000~2016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NCEP提供的再分析资料以及MICAPS提供的常规地面、高空和探空资料,对近20年来南昌昌北机场大雾和浓雾天气的气候特征、气象要素天气条件特征、环流特征和类型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昌昌北机场的年平均大雾日数和浓雾日数分别为35.1天和16.1天,属于大雾的多发区;大雾和浓雾天气存在4~5年的周期变化,且呈现出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大雾和浓雾天气有着明显季变化、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弱气压场(包括弱高脊、弱倒槽等)和锋面(包括冷锋和静止锋)式造成大雾天气的主要环流系统;大雾天气的类型主要是辐射雾和雨雾,且出现次数与持续时间和持续日数呈明显的反比关系;当气温在5~20℃之间,风速≤2米/秒,相对湿度>90%,气压值在1005hpa~1020hpa范围内,大雾形成前24形势内有降水发生,低层或近地面层有逆温或等温层存在时,机场区域出现大雾天气的频率最高.
  • 摘要:为了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进行短期气候预测,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项环流指数和NOAA整编的西太平洋型WP指数、MEI指数、ENSO指数等多种全球环流指数资料,归纳整理了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34个前期春季因子,讨论了前期春季因子与夏季降水的关系,并利用这34个前期春季因子通过数据挖掘中的C4.5算法对1951~2013年(63年)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建立判别降水偏多以及偏少的两类决策树预测模型,并分别得到5条和7条综合判别规则.随机选取80%左右历史年份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集,两模型的训练集准确率分别为94.12%和93.88%,剩余20%年份数据作为模型测试集,模型的测试预测准确率分别达91.67%和85.71%.模型预测应用也显示结果正确.模型研究和应用显示,基于C4.5算法的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模型构建合理有效,判别规则依据大数据理论,广泛考虑相关因子以及因子的排列组合,智能化选择关键因子,易于客观化、自动化实施,为长江流域汛期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 摘要:本文利用FY和MTSAT卫星资料、ERA Interim再分析资料、黄渤海浮标站资料、黄渤海自动站逐小时观测资料等对发生在2015年4月28-29日的渤海海雾成因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海雾形成过程中的海气相互作用.结果发现,近海面处大气低层逆温层抬升,90%以上大湿度区向上向西扩展,对海雾形成非常有利;海雾生成前、生成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东到东南风,有利于黄海水汽向渤海输送,海面上空有水汽通量大值区由渤海海峡向渤海中部移动,使得渤海上空水汽输送加强,提供了海雾形成所需的水汽;海雾形成过程中渤海上空气温高于海温,风切变造成的海气界面湍流热交换为大气输送向海洋,使得冷海面上空暖湿空气降温冷却达到饱和形成海雾,是平流冷却雾.
  • 摘要:2016年4月8日傍晚前后福建省南部地区出现强对流降雹天气,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Micaps3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等资料,从大尺度环流形势上分析此次过程.同时,针对强对流降雹过程从热力不稳定层结、动力抬升机制、水汽条件和适宜高度层配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常用对流参数与经验值进行比对,试图找出典型强对流天气对流参数.结果表明:此次降雹天气过程是在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影响下,中低层切变稳定维持配合地面弱冷空气扩散触发强对流发生发展的环流背景,属典型的西南气流型强对流天气;热力、动力、水汽、高度层配置四个方面均都有利于风雹的发生发展;针对此次强对流天气参数进行比对研究,表明“单层状态量”K、SI、SWEAT等指数可靠度较低,“区间累积量”对流有效位能CAPE、风暴相对螺旋度Hs_r、能量螺旋度指数EHI、风暴强度指数SSI可靠性相对较高但不全面,其中CAPE、Hs_r、EHI表征较好;通过比对V-3θ图中风矢量和3θ变化情况,能较好表征湿层、稳定度变化情况,对强对流的发生有较好指导意义;强对流天气几次由弱变强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地面测站在强对流过境时表现出气压突增、气温陡降、风速加大的特点.
  • 摘要:17年5月31日起福建省出现一次典型的华南前汛期暴雨过程.根据多源观测资料,可以将本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发现风廓线雷达风场叠加高山自动站数据可以很好监测低层切变系统的演变,而风廓线雷达水平和垂直数据可预测强降雨的发生和发展.
  • 摘要:利用MICAPS资料和重庆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8月17日发生在重庆市綦江区的一次强风雹天气过程的成因和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环流形势、雷达回波特征、单站风廓线以及探空资料,得出:(1)此次冰雹天气过程发生在中高层有急流,中低层有切变、暖中心以及地面处于两低压之间的各层相配合的环流背景下,冰雹发生地区的深层垂直风切变较大.(2)CAPE值猛增配合极小的CIN值,同时K值>30,SSI值>250,SI值<0,预示着强对流天气的发生.(3)低层暖平流,中层冷平流为此次天气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4)过程发生时雷达回波基本反射率因子图中风雹区回波强度较大,最大值为60dBZ.(5)区域具备适宜冰雹生长的0℃、-20℃层的高度以及两层间的厚度条件.为以后本地预报类似天气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摘要:暴雨天气预报的检验和评估非常有必要,需要建立一套自上而下完整的预报检验业务流程,制定科学可行、操作性强的质量检验评估办法.为了满足社会公众对暴雨预报准确率的需求,完善暴雨预报准确率检验方法,本文参考借鉴“模糊检验”思路,采用落区邻域对比原则和梯级递减评分原则,设计了新的暴雨公众预报准确率检验的评分方案.同时引入指数衰减函数和距离权重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对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优化.分析表明:(1)梯级递减原则综合考虑了预报与实况量级的对应情况,实况出现相差一个量级时也可得分;落区邻域对比原则考虑了预报位置出现偏差的情况,实况出现的位置有偏差时也可得分.相对于TS评分,本方案可使暴雨公众预报准确率提高到60分以上.产生的预报效果对于社会公众是基本准确的,是可以接受的,预报评分相对会较高,这对预报员做好暴雨预警、提高预警准确率非常有利.(2)引入指数衰减函数对梯级递减评分进行了合理优化,避免了不同的量级得分出现断层和突变.衰减常数σ2越大,函数的衰减程度就越小,评分就越大.指数衰减函数的引入,使得预报与实况越接近,评分就会越高,同时不同量级预报和实况得分会有较好的连续性.(3)引入距离权重系数对落区邻域对比方法进行了合理优化.实况站点离预报检验站点越近,距离权重系数就会越高,使此站的得分相应提高.距离权重系数的引入,避免了在30公里邻域范围内,距离较远实况站的得分也会采信成为预报站点较高得分,提高了评分的合理性.(4)得出了优化后的暴雨公众预报准确率评分公式,为预报员和管理决策者提供了新的评分策略和思路.新的检验方法是对我国现有暴雨预报检验办法的补充、发展、丰富和完善,对于提高检验结果对于预报技术的改进、暴雨预报准确率和预警能力的提高亦有积极作用.
  • 摘要:本文将从环流形势和物理量诊断两方面对2007年3月4日和2009年2月12日两次北上江淮气旋引发东北地区暴雪过程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异同,分析两次过程形成的原因,为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使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07年3月4日和2009年2月12日两次江淮气旋北上引起暴雪的天气过程进行形势和诊断分析.表明:200hPa急流经向度加大引起气旋北上;前者北支急流入口区右侧与南支急流出口区左侧相叠加,后者对应急流出口区左侧,高空辐散形势前者更有利.500hPa中高纬形势分别为两槽一脊和一脊一槽,南支槽东移加深使江淮气旋发展,西南气流引导气旋北上;南北槽同位相使冷空气与暖湿空气相互作用引发强降水,后者冷空气弱,北支槽浅,阻挡形势弱,系统移动快,降水强度不及前者.850hPa前者东南风与偏北风辐合加强形成江淮气旋,后者是偏北风与西南风辐合加强;前者为气旋周围三支急流辐合引发强上升运动,后者强降水出现在气旋顶部西南急流左前方与北支槽南端交汇处.两次过程地面气压场均为北高南低形势,西南低压东移发展形成江淮气旋,气旋发展北上的路径均为江淮-山东-辽宁一线,其北上倒槽影响辽宁产生降水.但后一过程气旋中心强度强,生成北上时间短.对于动力条件,前一过程气旋发展和强降水时段,高空辐散、低空辐合、高层正涡度平流和低层暖平流对上升运动均起到重要作用,而后一过程只有在降水时段,上述物理量场与垂直运动对应较好.对于热力条件,后者不稳定能量强,造成了短时间内的强降水天气.另外两次过程水汽源地不同,分别为东南沿海和西太.西南气流对水汽输送均起到重要作用,但后者水汽源地偏南,水汽输送和前期积累不及前者,过程强度不及前者.
  • 摘要:NCEP集合预报产品检验系统主要检验基于NCEP集合预报的概率预报的两个主要属性——可靠性和分辨率,主要方法有:RMSE、SPRD、直方图、CRPS评分、RPS评分、BS评分等.利用NCEP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EFS)的集合平均预报和控制预报产品输出资料和Jumpiness预报跳跃指数对NCEP集合平均预报和相对应的控制预报之间预报一致性的优劣,以及集合平均预报和控制预报发生“预报跳跃”现象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时间平均预报跳跃指数的统计分析发现,平均而言,NCEP集合预报产品中时间平均预报跳跃指数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呈现升高态势,实际预报经验可以映证这一现象.与此同时,集合平均预报的预报一致性比与之相对应的控制预报要更好.(2)NCEP集合平均预报和相应的控制预报发生“flip”、“flip-flop”和“flip-flop-flip”三种不同等次“预报跳跃”现象的频率依次减小.集合平均预报和相应的控制预报同时发生“预报跳跃”现象的频率要低于两者之一单独发生“预报跳跃”现象的频率.对于NCEP集合预报产品,一般来说集合平均预报与和它相对应的控制预报两者发生“flip”现象的频率差异不大,然而,特别是在较长的预报时效下,集合平均预报出现“flip-flop”和“flip-flop-flip”现象的频率明显要比相应的控制预报来的小.这充分说明,集合平均预报的不一致性水平要低于集合控制预报.(3)NCEP集合平均预报和与之相对应的控制预报出现“预报跳跃”现象的频率在夏季要大于春秋季,更大于冬季,但“预报跳跃”的发生频率对季节的敏感性是有限的,夏季发生“预报跳跃”现象的频率在17.5%上下波动,并未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 摘要:利用宿迁市气象观测资料和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了霾与清洁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霾天气过程的污染物特征以及两者的气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宿迁市2000年之前霾日相对平稳,之后突增,2008-2010年为下降期.10月至翌年1月及6月霾日较多,由于夏收秋收期间秸秆燃烧的影响,导致6月、10-11月霾日和污染事件增多.2006-2009年清洁天气较多,2010年以后清洁天气相对较少.夏季清洁天气最多,冬、秋季次之,春季最少.(2)霾天气过程发生时空气质量良至严重污染,空气质量越差,出现频率越小.10月至翌年3月及6月出现霾天气过程时,空气质量能达到中度污染及以上级别,其他月份出现霾天气过程时,空气质量均为良或轻度污染.霾天气过程首要污染物有PM2.5、PM10、O3和NO2,PM2.5贡献最大,其次是PM10和O3.(3)静风出现霾的频率最高,其次为SE风,NE风出现清洁天气的频率最高,其次为ENE风.风速越小,霾出现频率越高,风速大,清洁天气出现频率高.降水日与霾日的变化基本呈反位相,而与清洁天气日数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对湿度<90%时,相对湿度越大,霾出现频率越高,相对湿度大,清洁天气出现频率也高.(4)宿迁地区出现重度霾时,高空多受西北或偏西气流控制,地面处于均压场中.77.3%的重度霾伴有低层逆温,逆温层的高度很低,对污染物的扩散起抑制作用,其他5、6月的重度霾低层多为相对稳定的等温层结.
  • 摘要:本文利用2000~2015年大埔县79次暴雨天气过程资料,对大埔县暴雨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埔县暴雨日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峰值特征,一年中四季各月均有暴雨天气出现,3月开始增多,频发于4至8月,9月后逐渐减少;暴雨天气过程中温度、气压具有明显的相关特征;造成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包括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低涡、西南急流、热带气旋或台风以及地面冷锋等.
  • 摘要:目前国内研究不同强度暴雨的雨量、雨日和雨强的研究相比总暴雨较少。因此,一方面为了进步完善和深化中国年代际暴雨时空变化格局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为区域暴雨变化区划服务,回应社会关切大暴雨一特大暴雨空间分布规律,本文以中国气象局颁布的不同强度暴雨标准为基础,诊断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雨量、雨日和雨强的年代际时空变化格局,从而为我国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防范和科技减灾及区域暴雨变化区划提科学支撑。
  • 摘要:基于1979-2014年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温度资料,依据温度递减率插值法计算出青藏高原及同纬度其他地区热带对流层顶气压数据,比较了高原和同纬度其他地区热带对流层顶气压季节变化和长期变化趋势,讨论了热带对流层顶气压与高空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季节变化上,除12月和1月外,青藏高原热带对流层顶气压全年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青藏高原热带对流层顶气压、对流层中上层以及平流层下部平均温度均表现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更明显的单峰型特征.2)热带对流层顶气压与高空温度变化关系密切,对流层中上层(平流层下部)平均温度升高(降低),有利于热带对流层顶气压降低;相对于同纬度其他地区,青藏高原对流层顶气压与对流层中上层平均温度的关系更密切.3)1979-2014年青藏高原和同纬度其他地区各季节的热带对流层顶气压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冬春季下降趋势更加显著;青藏高原各季节对流层中上层增温和平流层下部降温的幅度均超过同纬度其他地区,导致其热带对流层顶气压的下降趋势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更加明显.
  • 摘要:文中采用美国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和全国160个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按照廉毅曾定义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标准,对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季内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4月第3候(21候),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副热带季风在中南半岛东侧先建立;2014年5月第2候(26候)在我国两广地区全面爆发.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于2014年7月第4候(40候)在东北区建立,7月第5候(41候)撤出东北地区,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在东北区建立与撤退均比常年偏早.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以候为尺度的季内变化,与我国降水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异常偏弱,是导致我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偏少的重要原因.850hPa和200hPa扰动流场的越赤道气流对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副高、东北冷涡、东亚阻塞的位置和强度为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活动异常提供环流背景.
  • 摘要:安徽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天气气候复杂多变,极端强降水事件多发,常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城市内涝等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而对安徽省极端强降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安徽省所有国家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近55年(1961-2015年)安徽省小时降水变化特征,基于广义极值分布研究安徽省小时降水极值分布及不同重现期小时雨量,可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及实时气象防灾减灾等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 摘要:利用福建省66个站1961~2013年4-6月逐日降水资料和同期NCEP/NCAR南半球逐日海平面气压场(Sea Level Pressure,SLP)再分析资料,采用MTM-SVD方法分析福建省前汛期降水和马斯克林高压的低频演变特征,揭示其对福建省前汛期降水的影响.研究表明:(1)福建省前汛期降水具有30~60d、10~20d和27d的低频变化周期,马斯克林高压则以30-60d、10-12d和23d低频变化周期为主.(2)跟踪福建省前汛期降水和马斯克林高压30~60d低频振荡时空耦合演变过程显示,43d重建时,马斯克林高压由强到弱演变过程对应福建省前汛期降水的多雨带由东南沿海、西南沿海向西北、东北部的转移,反之,亦然.(3)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福建省前汛期的降水变化与马斯克林高压SLP场变化趋势和位相保持一致.即当马斯克林高压SLP为正距平时,福建省各区域易多雨,反之亦然.
  • 摘要:选取1964~2014年青藏高原雪深资料和中国160个台站逐月降水资料、1974~2014年NOAA卫星观测的积雪面积资料(包括青藏高原和欧亚地区积雪面积),结合相关分析和统计检验法,分别讨论三种积雪资料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雪深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2)6月份青藏高原雪深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相关性除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正相关,其余东部地区均为负相关;(3)相比6月份,7月份青藏高原雪深与中国东部地区的正相关性区域进一步增大,显著性水平也有明显性的提高,正相关性区域出现在长江流域和河北地区,而华南地区和华北大部分区域则为负相关性区域;(4)8月份青藏高原雪深与中国东部地区的相关性与7月份相一致,相关性的显著性水平进一步增强;(5)青藏高原雪深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平均降水的相关性区域分布与7、8月份较为一致,负相关性区域出现在华北大部分地区、华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正相关性区域则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山西和河北北部地区.
  • 摘要:因无法描述浮冰尺度分布特征,当代气候海冰模式模拟的海冰侧向融化率误差大,而且无法考虑海浪碎冰等物理过程的影响。这还影响海——气及冰——海相互作用过程的描述。本文工作将传统的海冰厚度分布函数发展为厚度——浮冰尺度联合分布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海浪碎冰参数化方案,改进了海冰侧向融化方案。在CICE中将这些发展及改进工作予以实现,并初步设计和完成了浮冰尺度分布气候效应模拟试验。
  • 摘要:木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2010年9月23日-30日一个长生命史的北极气旋。在2010年9月的北极气旋个例中,极涡的加深在气旋的加强和维持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北极气旋的发展机制比中纬度气旋更为复杂,不仅与大气长波及其斜压性相关,还受下垫面海冰的覆盖和平流层极涡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更多的个例分析对其进行深入理解。此外,气旋活动还与大气环流的变化(如北极涛动)密切相关,未来可以从气候变化的角度研究北极气旋发展机制的变化。
  • 摘要:干旱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辽宁省干旱多发,以辽西旱灾最为严重.位于辽西的阜新市受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影响,干旱频发,每年都因旱灾造成农业减产,甚至绝收.本文利用1962-2009年阜新地区降水和气温资料、2006-2015年土壤墒情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相似归类等方法对阜新干旱成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缓解、抗御干旱的应对策略,如修建水库提高蓄水能力;跨流域调水补充本地水源;植树造林抑制水土流失;人工增雨增加水资源总量;建设“海绵城市”提升蓄水能力;强化科学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该地区有效应对干旱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利用辽宁省朝阳地区近50年来的部分气象资料,对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日照时数、无霜期等气候干旱要素的特征值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朝阳地区夏季蓄墒,冬季春季连续失墒,春旱严重;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年日照时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平均气温、无霜期天数呈现随时间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提出了采用节水农业管理措施、加强抗旱保水设施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环境生态建设、加强旱灾监测等符合朝阳地区的防御和减缓旱灾的对策和建议.
  • 摘要:降水距平白分率直观地反映了降水的偏少程度。从2014年辽宁省盛夏降水距平白分率的空间分布可见,辽宁全省降水较常年同期都偏少,其中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5成以上。这种全区性的负异常特征,显然与大尺度环流背景的影响有关,说明盛夏辽宁降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尺度环流的影响和制约。进一步研究发现,异常下沉运动是导致2014年盛夏辽宁异常少雨事件发生的直接动力原因。
  • 摘要:精细化气象干旱预报技术所需的气象数据主要有国家站与区域站的逐日气温、降水数据.气象数据来源于基于国省统一的数据环境(CIMISS),通过气象数据统一服务接口(MUSIC)获取数据.从CIMISS中得到的气温、降水实况数据没有经过质量控制,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通过使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将当日的全省气象站点观测得到的气象要素插值到全省各乡镇中心点上,从而获得全省各乡镇的气象要素数据。将计算日的全省各乡镇的气温、降水资料追加到相应的历史数据长序列。利用MCI气象干旱指数模型计算得到各乡镇的气象干旱指数值,并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给的MCI指数等级划分方法得到全省各乡镇的气象干旱等级预报结果。最后利用GIS技术制作省、市、县三级气象干旱等级预报分布图。
  • 摘要:基于MODIS NDVI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2001-2010年)、西北地区130个站点逐日气象资料,运用遥感、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研究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2001-2010年NDVI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并结合GIMMS NDVI3g资料以及CPC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4个典型站点降水、有效降水、相对湿度和土壤湿度等水分因子的变化特征及其与NDVI的相关性.研究表明:2001-2010年,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NDVI总体变化趋势以改善为主,年最大NDVI和生长季NDVI均呈波动型增长趋势(在0.523-0.587之间);在不同植被类型区,降水对NDVI影响均大于气温,但在混交林区,降水和气温对NDVI的影响差别不大,且在植被生长季,气温的影响要大于降水;各植被类型温度和降水对NDVI存在的明显滞后效应,但温度滞后效应要大于降水.4个典型站点的水分因子对NDVI的影响存在差异:降水、有效降水和土壤湿度对于各站点NDVI的影响较为明显(相关系数分别在0.031-0.620、-0.017-0.705和0.082-0.590之间),相对湿度的影响最小(在-0.347-0.157之间);从月相关分析来看,各水分因子对NDVI影响:降水>有效降水>土壤湿度>相对湿度;土壤湿度对NDVI的滞后效应最强,其次是降水和有效降水,相对湿度的影响最小.
  • 摘要:通过对阜阳站2015-2016年的降水数据采集,提取有效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以SL3-1双翻斗式降水传感器为参照,对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捕获到的降水开始时间及降水总量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相对于SL3-1双翻斗式降水传感器存在明显的滞后性,降水总量存在一定误差,误差随着降水等级的增大而增大,误差在技术性能标准范围内.
  • 摘要: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象灾害较为频繁,具有生态脆弱性强的特征.有京杭大运河等九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洪泽湖等五个湖泊镶嵌境内,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是一座气象防灾减灾的区域节点城市.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对气象监测的全方位、专业化和精细、准确、快捷等提出了迫切的需求。2003年起淮安市气象部门根据现代气象业务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需求,按照中国气象局《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在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布局的基础上补充建设了区域地面气象观测站,至2014年基本完成全市精细化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建设任务。目前全市共有自动气象观测站159个(国家站6个,区域站127个,交通站26个),站均间距7-8公里。区域站综合质量指数在99%以上,观测数据传输时效达到2分钟,区域站在气象业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摘要:针对自动气象站传感器数量的增加,检定工作强度的加大,基于AT89C52单片机从硬件及软件两方面设计了多路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系统,实现了40路地温传感器、10路温度传感器和10路湿度传感器的检定.通过实验表明,多路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系统操作简单、数据可靠,满足检定的技术指标.本文从硬件电路及软件两个方面进行系统性设计。该多路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系统可对Pt100铂电阻和温、湿度传感器进行检定,并可生成国家气象局要求的温湿度检定记录表。
  • 摘要:针对区域骨干站的突发故障等情况下造成的气候要素数据缺测或异常问题,基于气压、降雨、风向风速、湿度和温度之间时间关系,提出了多变量时间序列的气候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卡尔曼滤波进行预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异常数据识别和缺测数据填充.
  • 摘要:利用气象数据、气溶胶浓度观测资料,对武汉地区2013~2104年PM2.5和PM10的日、月变化特征,根据AQI指数的大小来划分武汉地区污染与清洁日,以期寻找日平均和小时平均的PM2.5和PM10在不同背景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PM10和PM2.5浓度日变化呈现双峰型结构;同时季节变化特征显著,冬季>春季>秋季>夏季.PM10和PM2.5与气象要素如温、压、湿、风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存在大量的例外,就意味着仅用气象参数试图做出污染的阈值存在很大的风险.
  • 摘要:为了研究临汾市城区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特征,选取了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山西省大气成分观测网临汾站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PM10、PM2.5、SO2和NO2),并结合同步降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PM10、PM2.5以及SO2的浓度值均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NO2的浓度值在春、秋、冬三季均在35ppm左右,在夏季为18.23ppm;PM10年均值为168.40±139μg/m3,PM2.5年均值为120.36±100μg/m3,SO2年均值为59.13±71ppm,NO2年均值为31.26±14ppm.(2)PM10和PM2.5浓度月均值变化情况一致,均在12月达到全年最大值,7月达到全年最小值;SO2有明显的年变化趋势,在1月达到全年最大值167.83ppm,在9月达到全年最小值7.35ppm;NO2浓度月均值在12~6月期间变化不大(35ppm左右),8月达到全年最小11.43ppm,11月达到全年最大56.54ppm.(3)PM10和PM2.5的四季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秋、冬两季,二者浓度日变化均有明显的双峰现象;SO2浓度日变化,全天绝大部分时间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秋季SO2浓度日变化呈弱双峰现象,冬季具有明显的双峰现象;NO2浓度日变化夏季最低,其他三个季节各个时间段浓度时有高低.(4)PM10、PM2.5、SO2和NO2供暖期平均浓度比非供暖期要高出很多;PM10和PM2.5二者浓度日变化供暖期有明显双峰现象,非供暖期有弱双峰现象,且峰谷值出现时间接近;SO2浓度日变化供暖期有明显的双峰现象;NO2供暖期和非供暖期浓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5)不同等级日降水量对不同污染物浓度的清除作用不尽相同;当日降水量在30mm以上时,清洁能力最强,对PM10、PM2.5、SO2和NO2的清除率分别为52.1%、45.0%、29.1%和20.3%.
  • 摘要:西宁市目前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臭氧(O3),影响西宁市空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本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中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以及西宁市2013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来研究西宁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析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物的制约关系,其中起主要作用气象因子为相对湿度,研究得出PM10、PM2.5和平均相对湿度具有较高的负相关性.
  • 摘要:随着气象现在化发展水平的不断飞跃,智能化和集约化成为了气象信息化发展的标杆,智慧气象建设在气象网络信息部门意味着更合理的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信息网络的高度集成.沈阳市气象局作为辽宁省气象部门社会化保障的试点单位,经过近一年的技术研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沈阳气象社会化保障”微信订阅号进行了二次设计开发,实现了自动站社会化保障的智能化管理.
  • 摘要:本文利用TRMM卫星13年的观测资料(1997.12-2010.12),给出了亚洲季风区雷暴系统的时空分布和发生概率特征.采用闪电频数、85GHzPCT和40dBZ回波顶高定义了雷暴强度和强雷暴事件,并对不同地区的雷暴和强雷暴系统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地区不同强度雷暴系统存在海陆差异和明显的季节变化,北半球春季时雷暴系统主要集中在低纬度陆地区,强雷暴集中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东端及中南半岛;夏季时中纬度地区雷暴最为活跃,雷暴发生概率大于低纬度地区,强雷暴集中在喜马拉雅山南麓西端及中国江淮流域.雷暴数密度较大区域并不一定对应着较高的雷暴发生概率.青藏高原地区的雷暴系统数密度最大,但闪电频数小,对流强度相对较弱,强雷暴比例小.中国东部地区和印度次大陆地区雷暴系统数密度最小,但对流强度较强,强雷暴所占比例最大.陆地上的雷暴系统集中发生在午后,峰值在15:00-17:00LT之间,凌晨至日出是雷暴低发期,高原地区的雷暴系统发生时间更为集中.强雷暴日变化趋势要滞后于雷暴系统1-2h.
  • 摘要:应根据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检测过程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全面、细致的防雷装置检测安全作业规程,并严格贯彻实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不当作业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整个防雷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防雷装置检测过程潜在的危险源可归纳为坠落伤害、电气伤害二种形式。
  • 摘要:利用加入了详细起电和放电参数化方案的WRF模式,分析研究江苏盐城2016年6月23日伴随EF4级龙卷的超级单体过程中龙卷,冰雹和闪电之间的关系.观测数据表明,超级单体发生前,盐城地区具有低抬升凝结高度,高对流有效位能及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超级单体等强对流的发生.观测发现14:00左右,冰雹发生时(正)地闪率出现了突变,并在5min后达到最大值;龙卷发生在冰雹产生后30min左右,15min后(正)地闪率下降到最小值.模拟结果显示,超级单体龙卷过程由西向东发展,同样在14:00(正)地闪率出现了突变,但峰值时刻滞后实际观测(正)地闪率峰值5min左右;14:30龙卷发生时模拟反射率并未出现明显的钩状回波特征,但中低层水平风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气旋式切变,有利于中气旋的形成.
  • 摘要:为了分析湖泊对雷暴过程以及落雷密度的影响,利用2016年三次较强的雷暴过程,研究了洪泽湖对过境雷暴过程的影响.结合雷电定位数据与雷达回波分析了三次雷暴过程,发现洪泽湖对过湖雷暴具有加强或减弱作用,而这种加强和减弱作用是由于洪泽湖在不同时间段呈现热源和冷源作用造成的.由于水陆比热差异导致的湖温和气温的昼夜变化差异使洪泽湖对过湖雷暴过程产生影响,表现为白天洪泽湖呈冷源作用,对过境雷暴过程具有减弱作用,夜间呈热源作用,对过境雷暴过程具有增强作用.并且还发现当雷暴发展至洪泽湖正上方时,雷暴过程及落雷密度降至最低.
  • 摘要:近些年,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防雷减灾变得越来越至关重要,而接地电阻的测量则是防雷检测工作中最为普通和常见的工作.为了使防雷检测工作的更好开展,也为了充实和丰富人们的相关知识,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再满足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本文对接地电阻的原理及定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同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又参考有关资料总结出在平常接地电阻测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所要理解与掌握的原理,以供大家参考.
  • 摘要:基于2010-2014年闪电定位仪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福建省雷电的时间分布特征和气候环流背景,得出如下结论:2014年福建省闪电频数异常偏高,比多年平均偏高85%,月际变化呈现单峰结构,峰值出现在8月.2014年雷电活动异常偏多与当年的异常环流直接相关,相比往年,2014年夏季副高异常偏西,有利于水汽源源不断输送至福建;低层闽北有显著的辐合,低层夏季平均比湿可达15g/kg,较往年偏多,高层闽北有明显的辐散条件,导致了2014年福建省雷电活动异常偏多.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初步设计,基于B/S架构同时依据我国防雷减灾管理工作各项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本中心自身工作的业务特点、开发了集业务管理与日常办公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可对我中心各种用户资料、图纸资料和重要信息数据录入以及档案整理归档等进行操作、查询和统计,从而实现对全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项目的全面管理,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使雷评业务工作过程合理规范、数据统计查询高效、部门间工作人员协同工作方式有效得到了改善.
  • 摘要:雷电灾害泛指因雷电发生时带来的强大的冲击波、炙热的高温、剧烈的雷击电磁脉冲而导致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事件.雷灾涉及人类生活中各行各业,渗透到生活和生产的每一个领域,几乎可以说雷电灾害是无所不在的,同时雷电灾害造成的破坏又各不相同,所以说雷电灾害也是复杂的.由于吉林省雷灾的记录资料比较完整,这为吉林省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比较科学的依据.利用吉林1997-2014年的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初步的分析了吉林省雷灾事故的行业分布情况以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吉林省闪电定位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 摘要:雷击风险评估是从根源上减少雷电灾害的重要手段,区域雷击风险评估是近年来防雷评估业务的新方向.本文首先概述了区域雷击风险评估的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雷击风险评估方法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并以长春明宇广场为例进行了该评估方法的初步应用.
  • 摘要:雷暴云过境时,地面高大建筑物对周围大气电场的畸变作用使其顶部电场更容易达到先导始发的阈值,导致高建筑物上易激发上行闪电,也更容易被下行闪电击中.因此与平坦地面或普通低矮建筑物相比,地面高大建筑物上发生雷击的概率更高,为获取丰富的雷电观测资料、分析雷击物理过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研究使用广东电网地闪定位资料,对广州珠江新城高建筑群中3栋不同高度建筑物周围地闪活动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不同高度建筑物对其周围地闪活动特征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的差异。
  • 摘要:为解决气象部门防雷装置检测过程中数据采集、存储的时效性差,生成报告存在重复劳动等问题,在对现有雷电防护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检测流程进行梳理,去除手工录入检测数据环节,对数据录入的数据模型进行抽取并重新定义,确定手持终端的业务流程与数据接口传输模型,最终实现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采集检测数据传至手持终端中,通过移动网络或无线局域网络,将数据实时传递至雷电防护业务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存储等流程管理.系统采用UML语言描述活动图、时序图,从实用的角度来进行业务流程的分析与梳理,综合应用了移动网络数据通讯技术、无线局域网络数据通讯技术、Android和Socket接口,从软件技术框架层面上实现了辽宁省防雷业务综合管理.
  • 摘要:利用山西108个县市1980-2013年的年均雷暴日数、雷暴的起止时间等资料以及近11年雷电强度资料,山西省DEM高程资料和地理信息资料,人口密度、人均GDP、耕地面积比、河网密度等社会经济资料,对山西省雷暴的时空分布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选取雷暴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敏感性、承灾体的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子,进行山西省雷暴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980~1990年年雷暴日数呈增多趋势,1990~2013年年雷暴日数缓慢减少.雷暴最多年有161天,最少年为114天.山西雷暴最早出现在3月,最晚出现在11月,各月平均雷暴日数7月份最多;雷暴日数具有北部多于南部、山区多于盆地、东部山区多于西部山区.在同一经度范围内,年雷暴日数具有随纬度增加而增加,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山西省雷暴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大同、朔州、忻州、吕梁东部、阳泉、晋中、太原、长治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对综合风险区划等级结果与历史灾情数据对比及应用近几年山西省雷暴灾害进行检验,表明风险区划结果合理,可为山西雷暴灾害的防御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此次致灾雷暴过程中的各种监测数据,了解此次致灾雷暴的发展过程和雷暴特征,发现雷灾事发地的地闪活动和雷达回波,以及和地面大气电场之间的一些有价值的关系。
  • 摘要:对于旅游景区雷电防护,一般防雷技术人员都是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等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设计施工。由于旅游景区多数较空旷、建筑物少且体量小,部分建筑物达不到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标准,故采用上述两个标准实施景区雷电防护措施,特别是游客游道的防雷设施整改,存在技术要求过高、建设费用过大、破坏旅游景区原始生态环境的情况。规范集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于一体,对旅游景区的雷电防护措施、雷电监测预警和防雷装置的检测与维护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规定;规定旅游景区进行防雷设计前应进行雷击风险评估,通过雷击风险评估将旅游景区分为高、中、低雷击风险区,并针对不同的雷击风险区给出了相应的防雷技术规定,保证了旅游景区雷电防护措施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兼顾到旅游景区的特殊地质情况,分别将高、中雷击风险区的接闪器接地电阻确定为小于20Ω,30Ω,接闪器保护范围滚球半径分别为60m-100m。这些符合实际情况的适用性措施规定,保证了旅游景区防雷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减少了旅游景区雷电防护建设费用,降低因防雷装置施工造成的对景区原始生态环境破坏。规范对旅游景区的雷电防护规定比较全面,但也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
  • 摘要:在了解光伏发电站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光伏发电系统的防雷装置和接地特性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划分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功能分区,分析各区域内防雷设施组成,针对性实施防雷检测.解决了升压站大地网电位梯度分布的检测与光伏阵列区大地网接地电阻的检测两个难题,节约了检测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检测效率.
  • 摘要:利用雷电流峰值记录仪对西宁周边地区的雷电流峰值及发生时间两个参数进行了实际测量.实际共测得雷电电流峰值7次,其中湟中县甘河工业园区实测取得记录6次,大通老爷山实测取得记录1次.在实测数据中,除2016年7月28日数据无法在监测网数据中得到印证外,其余数据均与监测网数据相吻合.通过实际测得雷电流出现时间与青海省闪电监测网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实测雷电流的出现时间、幅值、定位点等与监测网参数存在较大差别.6次数据中,平均时间误码差为11.7s,其中超前最大时差为221s,滞后最大时差为155s,造成时间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两种监测方式的授时机制不同;雷电流幅值误差很大,监测雷电流幅值是实测雷电流幅值的2.1-22.6倍,测量误差在51.4%-95.6%之间,平均误差达76.5%,造成雷电流幅值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峰值记录仪和闪电监测网的相对误差都比较大;定位距离误差在2.5-46.5km之间,平均误差为13.7km,造成距离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闪电监测网在定位精度上存在较大误差.
  • 摘要: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国家气象部门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全国每年发生的雷击事故达2万起以上,经济损失200万元以上的就有400多起,每年全国因雷击伤亡1000多人.伴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防雷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信息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愈来愈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而自从2015年以来在国家以简政放权为主要特征的改革新的形势下,中国气象局做作出了一系列防雷改革的部署,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防雷工作,是值得迫切研究的问题.只有通过研究近十年的防雷体制存在的种种问题,总结对比国内外的防雷经验和理论研究,才能提出新形式下的防雷减灾工作模式的构建设想.在当前形势下,做好防雷工作应当依照《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气象法律法规、“三定”方案以及中国气象局防雷体制改革的有关指导意见,按照“明晰界面、优化业务、科技支撑、市场竞争、加强监管”的原则,依法明晰防雷行政管理、防雷基本业务、防雷技术支撑、防雷市场化服务四大块界面,明确部门职责,理顺内部运行机制;优化防雷业务布局,突出公益性质;强化防雷减灾工作事中事后监管的技术支撑;健全防雷服务市场准入规则,支持多元主体按照市场规则公平竞争;简政放权,加强事前指导和事中事后监管,推进防雷服务行业自律管理,形成防雷工作新的体制机制。
  • 摘要:利用1961-2015年柴达木地区9个气象台站的降水监测资料,采用Z指数确定旱涝等级及分布年份、Mann-kendall时间序列突变点、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旱涝事件与太阳黑子活动的统计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1961-2015年柴达木地区旱涝频发,且洪涝多于干旱.②1961年-1998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Z指数呈正相关,1998年之后呈明显反相关关系;目前正处于太阳黑子活动第24周的柴达木盆地很可能是洪涝事件多于干旱事件.③在太阳黑子峰值年前后,应加强旱灾的防治工作;在谷值年附近更应注意对洪涝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且在太阳m年需防范春旱秋涝,在太阳M年需防范春涝夏旱.
  • 摘要:利用196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处理方法,并采用相关系数法检验趋势的显著性对逐日降水资料、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检验、相关和合成等方法分析淮北异常干旱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文章展开了淮北地区秋冬季特大干旱及同期环流特征以及水汽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淮北地区秋冬季降水的主要是南支槽波列系统和西伯利亚高压脊系统.西伯利亚脊强(弱),东亚大槽位置偏东(西),冷空气容易(不易)影响到淮北,导致该地区降水偏少(偏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弱(强),中低纬高压(低压)存在,不利(有利)暖湿气流向中国东部大陆输送.东海、南海的水汽与淮北地区秋冬季降水也存在很好的相关性,水汽沿着相关矢量场方向异常加强时,淮北秋冬季降水偏多.反之,降水偏少.
  • 摘要:本文利用宁夏24个站点1961-2017年秋冬季节逐日气温降水资料,1971-2017年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纬向风、径向风、相对湿度、温度、垂直速度等),水平分辨率为2.5°×2.5°,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西太平洋副高指数、东亚大槽指数、印缅槽指数等.主要采用相关及合成分析对2016/2017秋冬干旱期间环流特征诊断分析.
  • 摘要:以干旱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出发,利用CRU最新更新数据,计算了考虑降水和气温双因子影响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并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进行对比,分析中国西北地区东部1901-2012年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特征.本文不仅对百年来CRU资料的可靠性进行检验,而且对SPEI指数在西北地区东部的适应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CRU资料可靠性较好,但由于CRU资料本身的属性,1920年以前资料的可靠性不确定.从干旱事件的发生强度及干旱范围分析,SPEI指数在西北地区东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SPEI与SPI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波动变化一致,短时间尺度主要表现年内或季节特征,长时间尺度则侧重表现年际、年代际特征.将研究区分为高原东部区和陕南区进行分析,1901-2012年高原东部区有4个干期,陕南地区有5个干期.针对温度变化对西北地区东部干旱的影响及与SPI指数对比表明,高温对干旱的贡献不容忽视.
  • 摘要:基于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及同期高原和我国西北干旱区观测站温度与降水资料,分析了高原季风与西北干旱区气候的关系,对比了高原典型强弱季风年平均大尺度环流和水汽输送条件的差异,探讨了高原强弱季风年西北干旱区气候差异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季风与我国西北干旱区气候相关关系显著;高原强弱季风年对应的大尺度环流和垂直环流系统存在明显差异;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与降水量配合得较好,即水汽沿高原东南侧翻越高原到达北部边缘的能力是影响西北干旱区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
  • 摘要:利用吉林省西部地区近56年(1961-2016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Hadley中心的NOAA海温资料,利用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吉林省西部地区区域性春旱的时间变化规律,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吉林省西部地区春季降水量的总趋势是增加的,但波动性明显,20世纪60-80年代均为偏少期,进入90年代以来为明显的增加趋势,且21世纪后增加显著.春季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交替的特征,存在6干、湿交替阶段,突变点为:1962年、1976年、1985年、1990年、2000年,另外还可见春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准5a、10a左右的年际变化特征.近56年存在20个春旱年,占评估年份的36%左右,其中轻旱年11年,占19.6%左右.500hpa高度场上在贝加尔湖附近存在的正距平对蒙古槽的减弱、抑制大大减少了降水的概率.春旱期间,大陆高压高升,海上高压降低,贝加尔湖至吉林一带盛行西北气流,辐合上升运动受到抑制,下沉气流占主导,地面辐散加强不利于降水的形成,春旱前冬吉林上空500hpa高度场出现正距平,地面气温较高,Nino3海温异常偏低.
  • 摘要: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宜昌市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面积冬春连旱.针对此次过程,本文引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从气象干旱的角度分析干旱过程中不同等级干旱的发展演变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今后开展干旱预报、预警业务,指导抗旱减灾及制定减缓干旱影响的适应性对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 摘要:为全面分析近年来汾河流域的干旱特征,有效应对干旱风险,笔者采用汾河流域35个气象站1979-2014年的逐月降水数据,以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评测指标,并采用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方法,获取流域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干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6年来,流域年干旱强度和干旱范围呈减小趋势,四季的干旱强度减弱,夏、秋、冬季干旱范围减小;四季中冬季旱情最多且范围最广,夏季区域性干旱最多,秋冬春季发生连旱的可能性最高;多年平均下,干旱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夏季南部干旱也分布较多,春、秋季局地干旱发生频率最高.SPI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汾河流域近36年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