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基于HASM的中国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基于HASM的中国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摘要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植被的生产力和地表质量状况,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了解近年来中国陆地植被NPP时空分布格局,探讨其对气候因子响应的空间分异规律,利用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HASM),结合LPJ-GUESS动态植被过程模型和MOD17A3 NPP遥感数据产品估算2001-2015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根据气候要素和土壤质地特点分区探讨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15年全国植被平均NPP空间分布地域性明显,总体上沿水热梯度由西北向东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西北沙漠和青藏高原腹地的植被NPP值最小,在100 g·m-2(以C计,下同)以下,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过渡带植被NPP值在300-600 g·m-2之间,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以及海南省和东北平原局部植被NPP值在700 g·m-2以上.(2)近15年全国植被NPP均值为376 g·m-2·a-1,变化范围为1.9-1131 g·m-2·a-1.青藏区面积和植被NPP总量占全国的比例最大,均为23%,甘新区面积占全国的23%,年均NPP总量只占全国的10%;西南区、东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植被丰富,年均NPP总量占比大于面积占比.其他地区面积和年均NPP总量占全国的比例相当.(3)近15年全国有65.29%的区域植被NPP呈增加趋势,最大增速为72.64 g·m-2·a-1,平均增速为2.29 g·m-2·a-1,以青藏部分地区、黄土高原区、海南大部和台湾北部地区增幅最大.(4)近15年来全国有79.26%的地区年平均NPP与年平均降水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年平均NPP与年平均温度这一比例仅为8.71%,分布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2019年第2期|215-225|共11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环境生物学;
  •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MOD17A3数据; LPJ-GUESS模型; HASM; 气温; 降水; 中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