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工程》 >半干旱区湿地地下水埋深对芦苇SPAC系统水分运移耗散的影响

半干旱区湿地地下水埋深对芦苇SPAC系统水分运移耗散的影响

         

摘要

准确把握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简称"SPAC")中水分的运输和耗散规律是区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前提.以白洋淀湿地为研究区,结合现场实测和模型模拟方法,探讨台田地下水埋深变化对芦苇SPAC系统中的水分运移耗散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芦苇蒸散发(ETa)开始下降,ETa下降的地下水埋深阈值在100 cm左右;随着地下水埋深的降低,生长季0~120 cm土壤剖面由水分亏损转为盈余,亏盈转换的地下水埋深阈值在60 cm左右,并且亏损量与地下水埋深呈正相关.2)相同的地下水埋深变化对不同月的土壤水分储量、蒸散发的影响程度均存在差异,其中6月影响程度最高.在对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时,应避免在汛期前的春季进行大量的生态补水,可以优先考虑在生长末期的秋冬季来进行生态补水.3)综合考虑植被生长需求和生态节水,白洋淀芦苇最优的地下水埋深区间在110~150 cm,此时生长季内芦苇蒸散发具有10% ~20%的节水潜力.

著录项

  • 来源
    《环境工程》 |2020年第10期|7-13|共7页
  •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SPAC系统; 芦苇; 水分运移; 白洋淀;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