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财政》 >加强包干结余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包干结余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摘要

我省现有农垦企业172户,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及湖滨地区,耕地面积59.7万亩,林地面积515.4亏亩,职工人数26.9万人,总人口54.8万人。1978年以前,企业连看亏损,成为国家的沉重包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认真贯彻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从1979年开始对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企业、职工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企业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8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3亿元,是1978年的5倍;职工人均收入1238元,是1978年的3.4倍;1989年实现利润5634.7万元,比1978年增盈6303.7万元。1979年至1989年共计盈利41415万元,财务包干结余资金共计32971万元,这是我省农垦企业一笔数额很大的资金,是企业自我发展的资金来源,管好用好这笔资金十分重要,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对农垦企业“六五”期间包干结余管理上存在的各项基金提取比例不尽合理,用于非生产性支出偏多、包干结余资金管理流于形式、“寅吃卯粮”等问题,在“七五”期间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了管理,促进了包干结余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我们的做法是:一、重点用于生产发展基金,积极培相干企业发展后劲。二、坚持按计划使用资金,检查各项基金使用效果。三、量力而行、控制自筹基建规模。四、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用好生产发展基金。五、统分结合,瞻前顾后,用好各项基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