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教育论坛》 >乡村少年“野性”生命气象的呵护

乡村少年“野性”生命气象的呵护

         

摘要

乡村少年在城市文明导引、科学思维规训、学校教育模塑的"合力围剿"之下,渐成为戴上眼镜、温文尔雅的人,丢失了原本属于他们的"野性"身体与"野性"思维,这是对"应然的自己"的否定与抛弃。在这种语境下,乡村少年接受教育的历史便是"野性"的遮蔽史。然"野性"之于乡村少年而言,是不悖于现代文明的重要素质,是本体能力的表征,更是诗性思维的源泉。所以,乡村教育需保护并发展乡村少年从身体到思维的"野性":空间规训的"松绑",有意识地破除"围墙"给乡村少年成长所设置的"牢笼",让"泥土"回归他们的成长过程;科学思维的"祛魅",让诗性的思维方式在乡村少年成长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