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化学》 >胶州湾李村河口沉积物中硫化物形成的控制因素

胶州湾李村河口沉积物中硫化物形成的控制因素

         

摘要

在胶州湾李村河口,对多个短柱状岩芯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有机碳和有机氮)、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黄铁矿及活性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碳含量为0.16%~3.21%,有机氮含量为0.002%~0.2%;6个短柱状样的AVS含量变化较大:198.4~0.4μmol/g,平均35.6 μmol/g;活性铁含量为47.5~169.3μmol/g,平均91.4 μmol/g;黄铁矿含量为14.8~41.0 μmol/g,平均28.7 μmol/g.通过计算沉积物中活性铁的黄铁矿化度(DOP)与硫化度(DOS)指标,及分析各参数间相关性,发现以下现象:(1)胶州湾李村河口沉积物中的活性铁被转化为硫化物的程度较高,被转化为黄铁矿的程度较低,沉积物中的黄铁矿得到了较好保存.DOP不适宜用作河口区氧化还原状态的判断指标,DOS对氧化还原状态的响应更加灵敏;(2)距河口较近的区域,受李村河河水的影响较大,易分解有机质供应充足,AVS大量形成,其向黄铁矿的转化并不充分,活性铁成为硫化物形成的控制因素.距河口较远的站位,活性铁含量相对充足,有机质含量相对不足,因此有机质含量成为硫化物形成的控制因素,AVS向黄铁矿的转化比较充分;(3)有机质尤其是易分解有机质含量是李村河口硫化物形成、活性铁富集及其黄铁矿化度的主要控制因素.AVS的形成主要受到有机氮的限制,而黄铁矿的形成主要受到有机碳的限制.因此,河流输入物质对河口区沉积物中C、S和Fe的循环具有显著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