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药指南》 >药物性肝损害50例临床分析

药物性肝损害50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索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临床特点,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方法 根据Maria 评分标准≥ 12 分,诊断为药性肝损害,回顾我院从2006 年至2008 年药性肝损害50 例.结果 男性患者33 例(66%),女性患者17 例(34%).年龄主要分布在25-60 岁.致肝损害药物类别分布:中药首位(34%),结核抗杆菌化疗药居第二(28%);混合药物居三位(16%).临床特点除了肝炎的乏力、纳差等一般特点外,部分患者有畏寒、皮疹、关节酸痛、皮肤瘙痒、发热等症状.肝功能除了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 谷氨酰转肽酶(γ-GGT)、硷性磷酸酶(ALP)也升高.部分患者白细胞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28 例(56%),胆汁瘀积型12 例(24%),混合型10 例(20%).临床分类:急性30(60%),亚急性16 例(32%),慢性4 例(8%).按病情轻重分:重型肝炎4 例,其中口服结核杆菌化疗药2 例(50%),口服中药消核片1 例(25%),1 例口服降糖药(格列比嗪)1 例(25%),轻型药物性肝损害46 例,治愈.结论 药物性肝损害较常见,其中以中药、结核化疗药、混合药最常见,致重型药物性肝损坏的药物以结核化疗药为首.对治疗疾病所必须用药,应该在用药前监测肝功能,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