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北医药》 >耳穴压豆法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

耳穴压豆法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法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 收治的20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按单双日随机分为耳穴+硬膜外组(A+E组,单日)和硬膜外组(E组,双日),每组100例.A+E组在潜伏期行耳穴贴压法分娩镇痛,E组潜伏期无任何镇痛方法,2组在活跃期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2组产妇的中转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第一产程时间、硬膜外镇痛药总量、潜伏期及活跃期疼痛评分、产妇镇痛满意度.潜伏期开始(T0)、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前(T1)、硬膜外分娩镇痛30 min后(T2)、胎儿娩出后(T3)、胎儿娩出后24 h(T4)各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和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 2组产妇年龄、体重、孕周、第一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1 min、5 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E组硬膜外镇痛药总量的明显低于E组(P<0.05).A+E组镇痛满意度高于E组(P<0.05).与E组比较,A+E组潜伏期和活跃期VAS评分均低于E组(P<0.05).与T0时比较,T3时2组Cor、A、NA水平显著降低,A+E组DA水平显著降低(P<0.05);T2时A+E组Cor、A、NA、DA水平降低,E组A、NA水平降低(P<0.05),E组Cor水平升高(P<0.05);T1时A+E组A、NA、DA水平降低(P<0.05),2组Cor水平及E组NA水平升高(P<0.05);T1、T2、T3时2组β-EP水平升高、T4时β-EP水平降低(P<0.05).与T1时比较,T2、T3时2组Cor、A、NA水平降低,T4时2组Cor水平降低(P<0.05);T4时A+E组A、NA水平升高(P<0.05).与E组比较,T1、T2、T3时A+E组Cor、A水平降低(P<0.05),T1时A+E组NA水平明显降低(P<0.05);T1、T2、T3时A+E组β-EP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 耳穴压豆法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在潜伏期可为产妇提供良好的镇痛,不增加产程,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预防过度应激反应造成的的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异常,有助于稳定血浆儿茶酚胺的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