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百家评论》 >在“大众化”与“小众化”之间——论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诗歌选本的语言特征

在“大众化”与“小众化”之间——论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诗歌选本的语言特征

         

摘要

cqvip:支配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中国大陆诗人们语言观念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语言理论,尤其是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实用主义语言观。在这种语言理论的影响下,彼时诗歌选本中的语言呈现出强烈的“大众化”特征:一方面入选作者大都使他们的诗歌语言朝着口语化与通俗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诗歌选本与“大众化”诗歌文体间的互动,又为诗歌语言的“大众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此一时期诗歌选本中雅言和欧化、自由体与旧体诗的存在,又使得当时的诗歌选本语言呈现出个人化色彩浓重的“小众化”特色。这两种语言的存在与缠绕,显示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语言的多义性与复杂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