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妊娠、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分娩情况.依据产妇是否自愿选择分娩镇痛将其分为对照组(152例)、观察组(336例)[对照组(27.55±4.39)岁,观察组(27.46±4.26)岁];再按照分娩镇痛的不同时机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其中分娩镇痛1组(112例)在宫口<3 cm时实施镇痛,分娩镇痛2组(112例)在宫口开3~4 cm时实施镇痛,分娩镇痛3组(112例)在宫口>4 cm时实施镇痛.对比不同小组实施分娩镇痛疼痛情况,各个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23±0.94)分比(6.55±1.95)分,(3.44±0.85)分比(8.62±0.65)分,(3.62±0.75)分比(8.55±0.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长于对照组,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分娩镇痛1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最长,而其他产程各个分娩镇痛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分娩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15.18%(51/336)比23.03%(35/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娩镇痛组间中转剖宫产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1 min时、5 min时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分娩镇痛有助于缓解产妇分娩中的疼痛感,由于在宫口<3 cm前实施分娩镇痛会导致第一产程延长,而在宫口>4 cm实施镇痛又减少了有效镇痛时间,因此应选择宫口开3~4 cm时实施镇痛.同时本次研究还显示分娩镇痛有助于降低分娩中转剖宫产率,同时对新生儿结局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值得推广与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