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极后区:从解剖、生理到临床疾病谱

极后区:从解剖、生理到临床疾病谱

         

摘要

cqvip:19世纪中叶Giannuzzi曾假设大脑中可能有呕吐中心;1881年,Thumas描述了一个位于第四脑室底部中线两侧的区域,如果在动物身上被破坏,可以阻止阿扑吗啡的呕吐作用;1896年,著名瑞典神经解剖学家Magus Gusta Retzius在人类神经解剖学一书中首次描述此区域并命名为极后区(area postrema,AP);20世纪20年代早期,Wislocki and Putnam注意到该区域有大量的血液供应;Borison and Wang证实了它是呕吐相关的化学感受器激发区(chemoreceptor trigger zone,CTZ)[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