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急诊杂志》 >非甾体抗炎药诱发急性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18例临床分析及炎性因子检测

非甾体抗炎药诱发急性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18例临床分析及炎性因子检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非甾体抗炎药诱发急性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的临床特点和炎性因子表达,为此类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2018-03—2019-07期间收治的18例由非甾体类抗炎药诱发的急性荨麻疹和或血管性水肿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和相关炎性因子,包括年龄、性别、皮疹表现、诱因、治疗及血清总IgE、CRP、IL-6、TNF-α水平,皮疹发作期和消退期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作为诱导组和消退组,另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总IgE、CRP及IL-6、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18例患者中,男7例(38.9%),女11例(61.1%);平均年龄39(33.5~49.5)岁;皮疹表现荨麻疹合并血管性水肿13例(72.2%),单发荨麻疹2例,单发血管性水肿3例;药物诱因中双氯芬酸钠为7例(33.3%),布洛芬5例(27.8%),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和美洛昔康各2例;18例患者仅有2例患者血清总IgE水平高于正常(11.1%),此2例患者使用了西替利嗪治疗,其余患者均联合使用了泼尼松;诱导组血清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消退组(P<0.05),各组TNF-α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SAIDs诱发急性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患者以青中年人群为主,临床表现多为荨麻疹合并血管性水肿,诱因中双氯芬酸钠和布洛芬较常见,血清总IgE多数不高,皮疹发作期炎症因子CRP和IL-6表达上升,提示有全身的活动性炎症,治疗需抗组胺药物联合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