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PGP 9.5和S-100蛋白表达的临床研究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PGP 9.5和S-100蛋白表达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末端肠壁内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探讨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结肠盲端标本76例(包括高位11例,中位26例,低位39例).记录平均胎龄、出生体重及取得直肠标本时的年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GP9.5和S-100蛋白在上述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类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m生时胎龄和平均体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P9.5和S-100在高位畸形患儿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中位畸形(高位vs中位,PGP 9.5:0.422±0.008 vs 0.447±0.006,P值=0.0226;S-100:0.417±0.009 vs0.442±0.007,P值=0.0401)和低位畸形(高位vs低位,PGP9.5:0.422±0.008 vs 0.450±0.009,P值=0.0331;S-100:0.417±0.009 vs 0.447±0.010,P值=0.0436);中位和低位畸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畸形一期手术组直肠末端PGP 9.5和S-100的表达明显低于分期手术组(PGP 9.5:0.421±0.010 vs 0.453±0.006,P值=0.0128;S-100:0.4134-0.010 vs 0.449±0.006,P值:0.0048);低位畸形26例男性患儿取得直肠盲端标本时的平均年龄为(0.11±0.08)个月,13例女性患儿平均年龄为(6.15±0.29)个月(P<0.0001),但直肠末端PGP9.5和S-10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末端肠壁内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与畸形位置密切相关,这可能是高位畸形术后排便障碍的发生机制之一,中位畸形肓端肠壁内神经系统的发育可随年龄逐渐趋向于成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