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儿科杂志》 >热性惊厥的新进展

热性惊厥的新进展

         

摘要

@@ 一、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5岁以内儿童热性惊厥( feverile convulsion, FC) 在我国的发病率为 3.9% , 在北美和欧洲为 2% ~ 5% , 日本为 6% ~ 9% , 西太平洋马利亚纳群岛高达 14% . 这种地域差异是否与局部环境、感染因素及民族的不同有关目前尚不清楚 . FC发病呈明显的年龄依赖性 , 呈钟型分布 , 90% 在 6个月~ 3岁 , 4% <6个月 , 6% >3岁 , 中间年龄为 17个月~ 23个月 . 这种年龄的分布特点可能与脑发育、免疫状态或遗传因素紧密相关 . 在 FC患儿中 , 1/3有第二次惊厥 , 其中 1/2有第三次惊厥 , 大约 1/10有 3次或 3次以上的复发 . FC再发均发生于首次发作后 3年内 , 93% 发生在 2年内 , 87% 发生在 1年半内 , 67% 发生在 1年内 , 30% 发生在 6个月内 . 影响再发的危险因素 : ①首发年龄小于 12个月 ; ②首次发作为复杂型 FC; ③有家族阳性癫史或 FC史 . 关于 FC再发是否影响远期预后仍有不同意见 . 部分作者认为只要 FC发病前无神经系统异常 , FC多次再发甚至呈 FC持续状态 , 均不会增加惊厥性脑损伤的发生 ; 另一部分作者根据临床资料和 EEG分析认为 FC再发与癫发生密切相关 . 脑电图 ( EEG) 作为 FC的常规检查 , 通常在 FC后 1周~ 2周进行 , 发作期间 EEG异常率波动在 20% ~ 50% 之间 . EEG异常类型分为发作性异常 ( 棘波、尖波或棘慢综合波 ) 和非特异性异常 ( 局灶性或弥漫性慢波 ) . EEG异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 局灶性发作及 FC持续时间大于 15分钟时 EEG异常率增高 ; 随着 FC再发次数增多 , EEG异常率逐渐增加 , FC再发 3次以上其 EEG异常率高达 36% ~ 54% ; 同时 EEG异常率有明显随年龄增大而增高的趋势 , 但该变化是否与脑发育或遗传因素相关尚不清楚 . 有明显的癫发作及神经系统异常的病人 EEG异常较多 , 应结合其它指标综合分析 . EEG异常与热性惊厥或无热惊厥的家族史无关 , 与 FC患儿围产期及原发病也无关 .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 EEG研究 , 有人推测 FC与癫可能有共同的遗传基础 , FC初发后 36个月内出现棘波或棘慢波与以后的癫发生有密切关系 , 反复多次的 EEG监测更有意义 .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