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松浦镜鲤越冬期的形态、组织结构及生化组成变化

松浦镜鲤越冬期的形态、组织结构及生化组成变化

         

摘要

利用电子标记跟踪同期孵化、同条件养殖的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var.songpu mirror)在越冬前后的生长过程,比较实验鱼在125 d(越冬前)、170 d(结冰初期)及325 d(越冬后)的形态、组织结构及生化组成变化,并探讨越冬后鱼体主要供能物质含量与越冬体重损失的关系.结果显示,鲤325 d的体重(BW)、肥满度(CF)、脏体指数(VSI)、肝体指数(HSI)和肠体指数(ISI)均显著低于125 d(P<0.05);与125 d相比,325 d时的肝和前肠组织结构变化明显,主要表现在肝细胞体积变小,细胞界限模糊,糖原和脂滴丢失.前肠直径、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均显著下降(P<0.05),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减少,纹状缘萎缩;鲤内脏脂肪和肝糖原含量在越冬期各测定时段均显著下降(P<0.05),肌肉和全鱼蛋白质含量仅在冰下阶段(170~325 d)下降明显(P<0.05).越冬后肌肉蛋白质含量与体重损失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但内脏脂肪含量与越冬体重损失率无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越冬导致鲤体重相关的形体指标显著变化;越冬长期饥饿引起了肝和前肠组织退化;越冬期间鲤贮能物质的消耗存在阶段性,在结冰前阶段(125~170d),能量来源以肝糖原和脂肪为主.在冰下阶段(170~325 d),肝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共同参与能量代谢.越冬后肌肉蛋白质含量可作为衡量越冬期体重损失程度的参考指标.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2015年第3期|460-468|共9页
  •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淡水鱼类育种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农业部淡水水产生物技术rn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淡水鱼类育种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农业部淡水水产生物技术rn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淡水鱼类育种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农业部淡水水产生物技术rn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淡水鱼类育种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农业部淡水水产生物技术rn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各种鱼类养殖;
  • 关键词

    松浦镜鲤; 越冬; 形态; 组织结构; 生化组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