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RPD修复前后下颌运动的临床研究

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RPD修复前后下颌运动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为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疗效评价寻找一种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患者有无RPD修复史分为Ⅰ、Ⅱ2组,Ⅰ组患者从未行RPD修复.采用SAM下颌运动轨迹仪和肌电仪同步检测RPD修复前后患者下颌运动轨迹,双侧咬肌及颞肌前束表面肌电;分光光度计检测患者咀嚼效率.结果 RPD修复6月后:(1)患者咀嚼环形态规整,幅度增大,Ⅰ组冠状面咀嚼环宽度由(0.73±0.34)mm增至(2.58±1.01)mm(P〈0.05);(2)下颌边缘运动时,轨迹规律性提高,Ⅱ组最大开口轨迹范围由(31.51±6.37)mm增至(61.95±12.42)mm,前伸运动由(4.22±2.85)mm增至(8.38±1.13)mm(P〈0.05);(3)咀嚼肌肌电周期改善;(4)咀嚼效率提高(P〈0.05).结论下颌运动轨迹和咀嚼肌EMG可作为RPD疗效评价的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