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民国后期新学私塾的矛盾和冲突——以乐山县为例

民国后期新学私塾的矛盾和冲突——以乐山县为例

         

摘要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附属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的传统教育机构,从春秋战国私学诞生到19世纪末,它一直都是被历代王朝承认并倡导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清末学制改革以后,代表新文化的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涌现,打破了千年以来以私塾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新式学校以政府法令为后盾,不断向乡村社会渗透,逐步压缩私塾的发展空间,而代表传统文化的私塾则在乡村百姓的支持下,回击着来自新学的"挑战",双方交锋对垒,矛盾冲突不断.文章以民国后期的乐山县为例,重点分析私塾和新学(主要指小学阶段)矛盾冲突的缘由,希冀为当下教育发展事业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做点有益的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