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学

新学

新学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32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1篇、专利文献15篇;相关期刊254种,包括徽州社会科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求索等; 新学的相关文献由32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先明、肖永明、王书华等。

新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1 占比:95.40%

专利文献>

论文:15 占比:4.60%

总计:326篇

新学—发文趋势图

新学

-研究学者

  • 王先明
  • 肖永明
  • 王书华
  • E·舍费尔
  • 于莉
  • 刘培
  • 刘维
  • 周智湘
  • 唐翠
  • 宋永忠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邓莹辉; 罗帅
    • 摘要: 王安石的《明妃曲》在以王昭君为题材的诗歌创作史上堪称一座里程碑,其独树一帜的见解和颠覆性的议论引起后世学者的巨大关注和纷纭褒贬。从表面看,此二首诗是关于汉代王昭君人生命运的感叹和千古文人命运的思考,但从本质上言,毋宁说是作者对君臣师友关系追求而不可得的感喟,且一定程度体现了王安石独特的哲学思想。将他的《明妃曲》置于新学的背景下予以审视观照,或许有益于对此二诗的内涵做进一步深入理解。
    • 山本孝子
    • 摘要: 《五杉練若新學備用》(又名《五杉集》)是南唐時期的一名禪僧應之編撰的佛教應用文書,除《釋氏要覽》等文獻徵引其中部分文字外,整本内容長期以來被認爲失佚不傳。今日本駒澤大學圖書館所藏朝鮮重刊本以數字化的方式重新面世後(1),各界專家學者予以了關注(2)。王三慶先生所著《中國佛教古佚書〈五杉練若新學備用〉研究》(新文豐出版公司,2018)是第一部關於《五杉練若新學備用》的專著,由上篇《南唐病釋應之述〈五杉集〉研究》與下篇《〈五杉練若新學備用〉校註本》組成,全書篇幅爲539頁。該著作對《五杉練若新學備用》一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分析與討論,展現了《五杉練若新學備用》在佛教應用文獻、教育門内諸子的文獻傳承中的地位。
    • 醺盏半茗
    • 摘要: 1她打量着镜子里的我,新学的舞姿还很笨拙,有些难堪又有些无措。“你今天不在状态,为什么?"她拿上外套,与我并肩同行。“早上扭到脚踝了,所以……”我讷讷地编着理由。"你有心事。”说这句话时她并不看我,一语道破。她是年轻的老师,又是何等聪慧的女孩子。
    • 李群
    • 摘要: 随着“课程领导力”日益为大家所熟知,课程开发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因为课程开发不仅仅指校本课程,也涉及教师对教学素材的再开发。玉泉小学“新学程”实践的核心理念是:课程开发基于“学”,从玉泉小学所提出的“新学程可以看出:对学生的已知、需求、动机、学习规律等关注是贯穿始终的一条暗线。学程,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学的课程及其过程,狭义上指学生学习过程的重构。”
    • 朱学博
    • 摘要: 由于徐君平《三经音辨》《韩退之别传》的亡佚,学界一直难以研究其书的思想内涵.又因其生平资料较少,后人对其著述内容、学术思想了解较少.今对徐氏《音辨》《别传》等书进行考辨,并进一步探究其与荆公新学的联系,以此揭示其作为荆公新学传人的重要学术地位,同时对于徐氏生平履历和著述加以考论.
    • 高建立
    • 摘要: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新学代表人物.其新学思想充满着辩证法,如"道立于两""阴阳配贼""耦中有耦"与"更出迭入"等,都是著名的辩证法命题.尤其是"道立于两"这个根本性命题,朴素而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辩证法."道立于两"、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说明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皆可以无限地分下去,无限地由此物转化为他物.这是极其精彩的辩证法思想.
    • 王书华
    • 摘要: 两宋之际,面对金人咄咄逼人的南下攻势,杨时从传统儒家的基本价值观出发,一方面极力抨击蔡京祸国殃民的罪行,积极主张抗金,反对与金议和;另一方面,极力清算王安石变法及荆公新学的影响,将北宋衰亡的责任完全归咎于王安石变法及其新学。对于王安石其人,杨时承认其君子人格,但否认其圣贤人格。对于以理财为核心的王安石变法,杨时认为王安石的理财无道、无艺、无节,是赤裸裸的逐利行为,予以全盘否定。对于王安石新学,杨时批判其不知天道,不懂道德性命之理,羼杂佛老观点、申商之术,并将北宋后期政风、学风、社会风气的滑坡,归咎于王安石新学败坏朝野心术。杨时批判新学的目的在于否定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儒家道统中的主流地位,从而为理学取代新学鸣锣开道。
    • 巩秦羽
    • 摘要: 从后世对黄宾虹的“身份定义”来看,他往往被定为“画家”.然而,这种知识认知的背后,可能遮蔽了黄宾虹在其生存年代中其他身份的存在.譬如,四民之首的士,以及现代概念“知识分子”,都因黄氏的各种人生“际遇”,在其身上反复流动.这种身份的转化与融合,与黄宾虹早期的交游经历是分不开的.基于此,本文将以黄宾虹与谭嗣同在贵池的一次会晤为切入点,以期管窥到黄宾虹在这个身份转型过程中的情感、心态与生活状态.
    • 宋丽娜; 曲洪波
    • 摘要: 晚清时期,作为全国学术中心之一的江南地区,其学术开始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表现是区域学术特征由朴学转向近代“新学”.导致江南地区学术转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晚清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区域学术中心的转移是社会环境因素,朴学注重“格致”之学是学术转型的学术理路因素,科举废除与近代学堂的建立从教育制度上促进了学术转型.近代报刊与出版等传媒机构从学术传播上促进了学术转型,晚清两代学人群体的共同努力促成了学术转型的完成.
    • 张帆
    • 摘要: 荣庆作为晚清重臣之一,对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集中体现于颁布新的学堂章程、推动废除科举制度、关注留学事业和发展师范教育等四大方面.荣庆在推动近代教育"新学"方面成绩显著加之其他个人主观因素,使荣庆成为晚清学部的首位尚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