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理学

理学

理学的相关文献在1928年到2023年内共计625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88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3347篇;相关期刊1184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船山学刊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八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湖南省第五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湖湘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分论坛等;理学的相关文献由8021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汉民、邓莹辉、肖永明等。

理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88 占比:46.19%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29%

专利文献>

论文:3347 占比:53.53%

总计:6253篇

理学—发文趋势图

理学

-研究学者

  • 朱汉民
  • 邓莹辉
  • 肖永明
  • 马智萍
  • 蔡方鹿
  • 张晨怡
  • A·D·科昂
  • F·A·布鲁克菲尔德
  • J·P·托斯卡诺
  • L·M·弗罗斯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胡蓉; 杨富学
    • 摘要: 元代科举兴起较晚且取士甚少,但元末死于国难的进士,尤其是色目进士却为数不少,占了很高的比例。在进士之外,死节的色目仕宦也很多,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死节现象。这些色目进士与仕宦既非蒙古人,不属统治阶级之列;又非汉人,不像汉人那样有着传承千年的忠君伦理观念,他们的死节比例之高,是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元代理学在入华色目人中的普及,理学所推崇的忠孝节义观对色目进士与仕宦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元代推行的科举制度偏袒色目人,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拥有多种优势;最后,色目人虽非元朝政权的统治者,但颇受元朝统治者倚重,与元朝统治者形成了唇齿相依的关系。
    • 崔波; 邵宇
    • 摘要: 程颐的《周易程氏传》不仅是一部易学著作,更是一部理学著作,是宋代易学与理学交融的杰出成果之一。程颐是在严格的儒学立场上对易传进行注解,基于“理本体”的视域中去考察易传之义理。他运用理学思想就易传中的问题进行新的解读与阐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具有理性特色的范畴和命题,其易学特色可概况为“阐明儒理”。具体而言,他利用理学的范畴对传统易经进行新意解读,如“理气”“天命”“体用”等,从而建构起理学模式中的易经体系。就其理学内容而言,他基于“理本体”的角度重新诠释了“理”与“象”的问题,将一般意义上的“天下之道理”上升到具有哲学本体性的“理”意义,详细地区分了形而上下以及“象”的中间地位,提出“因理以明象”与“因象以明理”的辩证关系。
    • 陈今; 林銮生
    • 摘要: 陈普的《石堂先生遗集》中的《“四书”讲义》,明确地论述了学者的“为学”之道。陈普认为“为学”当找到自我心中那“一点虚灵不昧者”,当以“知行”为要领,并且“为学”要求学者能够“自讼其过”。“为学”对于个体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为学”是入德之阶,其次“为学”有利于成己之性,再次,“为学”可以使人言行无碍。陈普还阐述了“为学”的三种方法,即“为学”不可须臾离也,“为学”当新而又新,“为学”当朋友讲习。
    • 康宇
    • 摘要: 朱熹通过诠释经典展开了他的心论学说。他通过解读“十六字心诀”,区分了“道心”与“人心”,使得心理合一成为可能,并进一步以经典理解为基础,实现了“心”与“理”在主体生命体验与悟道所知的互动;借由解读四书文本中“心”与“仁”的关系,促成理学学理方向向着先秦孔孟仁学的伦理学目标转变。他还建构出诠释形上学,以“体用”观念引领经典诠释。在其努力下,“心”成为“体用”逻辑关系形成的线索。在工夫论层面,朱熹将“心”设定为主体“切己应用”的实践和“主敬涵养”的修养之关键。其效果使得儒家经典诠释学说成为一门实质上的伦理诠释学。
    • 毛国民
    • 摘要: 宋明理学通过创造性转化汉唐经学的知识范式,开启了“经学理学化”的阐释转向。代表人物朱熹不仅成功打通“四书学”与“家礼学”,还建构了一套崭新的礼学阐释模式,即将“三礼”置入唐宋社会转型后庶民现实生活,融入庶民思维、行为与习惯,纳入宋明理学之中且以理“格俗”。朱熹“格俗”,是以天理、礼义为本,将不合天理、礼义之本者,以礼“废俗”;将合天理、礼义之本者,“以俗合礼”,最终使《家礼》得到公度的有效阐释。
    • 王卓华
    • 摘要: 《近思录》共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四子语录622则,内容包括:论太极之理的本体论和性论;论敬知双修的认识论与修养论;论大学之道和儒家之学。该书既是朱熹、吕祖谦二人统一认识的共同成果,也是其共同主张,被后世奉为“性理之祖”。在朱熹看来,《近思录》仅是通往“六经”的阶梯,但该著作能成为代表元明清三代主流哲学思想的经典,是朱、吕两位理学大师远远没有想到的。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重新审视《近思录》,汲取其营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自宋以来林林总总的关于《近思录》的解或注,今天我们重新译注这本著作既要考镜源流、正本清源,更要立足普及,以便在更广的范围内广大其精神、传承其思想。
    • 孟庆珂
    • 摘要: 作为清代中晚期会通三教的蜀中大儒,刘沅基于对“道”普遍性和实践性的独特理解,从传承谱系、思想体系、经书文本三个方面对儒者宣扬的“道统”论进行了批判。他回归儒家元典,强调道行于百姓之中,见于日常行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治道”与“圣学”的问题上,刘沅希望以“圣学”来辅助“治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 王培友
    • 摘要: 理学实践主体求道之“工夫”具备客观性和多样性。理学诸学派既有递相传承的“师法”,亦有共同遵奉的求道之“工夫”存在。理学体系之求道“工夫”,兼具认知与实践的独特文化品格,必然形塑理学实践主体的思维或认知方式。作为理学实践主体所创作或书写的重要物化形态之一,理学诗也必然表征出为求道“工夫”所形塑的理学思维或认知方式。理学家的思维或认知方式与理学诗表达方式之“会通”,可以从主体同一性身份、理学家的文道观念、理学诗所承载的“因诗求道”功用等方面来获得证实。理学之“为学”“发明”“观物”“格物致知”“象物比德”“日用为道”等,可算是“会通”宋代理学、诗学的重要“桥梁”或“载体”。
    • 左丹丹
    • 摘要: 吴澄为元代士人撰写的193篇赠送序不仅反映了元代儒士在铨改举废这一特殊境遇下的入世面向,而且揭示了吴澄本人对儒士命运的理论思考和人间关怀。他对“人爵”“天爵”的思考有利于引导儒士在积极进取时学会安身立命;他对儒士正业、别业的解读,在为儒士从事正业、别业进行辩护的同时,试图教导儒士调整知识结构以应对世变;他对儒进、吏进的分析,既为儒士入仕作了有力的辩护,也发现吏进更有利于选拔具有实学实能的人才。作为理学家,吴澄的这些思考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作为教育家,吴澄的这些思考具有浓烈的人间情怀。
    • 赵佳为
    • 摘要: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也称唯物主义理论或唯物史观,它是价值取向与科学认识的统一。唯物史观是着眼于人对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规律的历史观。从唯物史观的观点出发,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具体分析宋明理学在宋代出现的原因、研究理论建构和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把哲学问题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宋明理学的相关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