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文献在1951年到2022年内共计9850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08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4707篇;相关期刊2159种,包括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理论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理论研讨会、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时空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等;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文献由829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一兵、杨耕、许恒兵等。

历史唯物主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08 占比:67.38%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29%

专利文献>

论文:4707 占比:32.33%

总计:14557篇

历史唯物主义—发文趋势图

历史唯物主义

-研究学者

  • 张一兵
  • 杨耕
  • 许恒兵
  • 张文喜
  • 王金福
  • 沈江平
  • 丛大川
  • 包大为
  • 俞吾金
  • 王雨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常江
    • 摘要: 阐释马克思思想本身及其所揭示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生成发展的历史图景,虽然难以避免相关研究者的"视差之见",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某种"外部反思"或"思想熔断"现象,但正像人既是"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又是"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一样,"具体总体"地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理应持有的思想态度和逻辑定位。因而,应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实现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变革的基础上,遵循"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思想与现实相关照的"历史的内涵逻辑",以及文明反思、社会批判和人性革命相结合的"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及其方法论原则,对马克思"人的观点""实践观点""社会观点""发展观点"予以具体总体的把握,揭示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思想整体性与具体性及其当代意义。
    • 罗俊杰; 姜迎春
    • 摘要: 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人物个案研究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涌现了一股“施蒂纳热”。从思想史视角的梳理看,对于施蒂纳研究“何来”“为何”“何为”的全过程意义场域还有必要作出反思。与在其他思想史论域中的存在状态比较,施蒂纳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论域中的出场,还有其前提性问题需要明确;《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问世的思想史遭遇,体现了指向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空间,依托于这一文本的施蒂纳个案研究还要提升其中的方法论自觉;《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理解史中出现了针对历史唯物主义地基的重大挑战,施蒂纳研究还应当对此作出更有效的理论回应。
    • 成彬
    • 摘要: 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灿烂华章,既是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实践中创造凝聚的精神力量,同时也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延安精神中,党中央对政治方向的正确判断,蕴含着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自觉把握;明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蕴含着对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深化应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根本宗旨,蕴含着对群众史观的深入贯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蕴含着对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深入总结历史唯物主义在延安时期的运用和发展,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也是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
    • 柴鹏; 丁三青
    • 摘要: 青年恩格斯对人的认知一开始建立在人与宗教、封建政权的简单对立之上,之后虽然在黑格尔哲学和经济学的影响下恩格斯深化了对人的思考,但由于缺乏与社会现实、历史实践及劳动价值理论的结合,他的理解仍然是抽象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及晚年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前提和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积极表达了人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人追求解放、实现自我的美好愿景。对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不仅体现了恩格斯心系广大无产阶级人民、追求人类解放与发展的高尚人格品质与道德情怀,也展现了恩格斯对人摆脱束缚、实现自我的道德诉求经历了从片面、抽象到科学、理性的变化。
    • 黄静
    • 摘要: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称《序言》)里首次从经济和哲学整体的高度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出精辟阐述,是一篇对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原理进行高度概括的经典性文章,《序言》基本原理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宋雨勃
    • 摘要: 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基础上,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根本上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并以它为基础超越旧哲学的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的正义观的根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正义观。本文从马克思博士论文入手,探究马克思在各个时期对于正义观的不同理解与演进过程,对脱离社会现实的理论加以批判,从社会生产条件中探寻正义问题。
    • 张国伟
    • 摘要: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历史唯物主义。本文检视回顾了为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统一性所做的种种努力以及百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利弊得失,直面马克思主义文本中各种矛盾、冲突、张力,尝试对历史唯物主义做一种新的阐述,这种阐述以一种弱的、否定性的“潮流论”“趋势论”,取代了严格的“决定论”理解,在事实上张扬了人的主体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重新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重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民主政治,以及申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功能等角度分析了这种重新阐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 王文光; 胡明; 马宜果
    • 摘要: 中华民族历史观和“四个共同”的论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贡献,“四个共同”论述中包含着深刻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国家发展、大一统思想及其实践和“华夷共祖”民族思想及其实践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观与“四个共同”的内在逻辑,以“四个共同”为前提追溯中华各民族的动态关系,可以避免对中华民族进行简单“一体”的讨论,从而强调中华民族超越差异性的主体性。
    • 张蕊; 史锡哲
    • 摘要: 《共产党宣言》既是彰显鲜明政治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纲领,也是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宝藏”。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概念,渗透并融通于《共产党宣言》这一经典文本之中。从阐释学视角审视《共产党宣言》,在意识形态概念的论域上,主要有作为中性理路的“观念上层建筑”、作为批判性理路的“虚假意识”、作为统合性理路的“阶级意识”等。上述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阐释路径,对推进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理论建设,特别是在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阐释方面,具有坚定历史唯物主义阐释立场、避免基础性概念理解与研判的片面化、强化面向多维概念语境下的具体应对等重要启示。
    • 杨宏伟; 王亚妮
    • 摘要: 政治共识是明确政治方向、整合政治力量、开辟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提,是政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立足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实际,根据党和人民的政治诉求和目标任务制定政治纲领,持续、广泛凝聚各方面政治共识。中国共产党在凝聚政治共识的实践历程中,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立足中国实际科学制定政治纲领;遵循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性原则,坚持从人民立场出发;遵循历史合力论的科学指引,坚持建设和发展统一战线;遵循理论掌握群众的科学方法,深入开展理论阐释与宣传教育。这些历史唯物主义遵循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凝聚政治共识的现实性、科学性、广泛性和有效性,为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根本保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