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816篇,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哲学理论、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5篇、专利文献305681篇;相关期刊533种,包括学理论、广西社会科学、江汉论坛等; 现实的人的相关文献由85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宝、热合木吐拉·艾山、陆剑杰等。

现实的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5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305681 占比:99.73%

总计:306496篇

现实的人—发文趋势图

现实的人

-研究学者

  • 陈宝
  • 热合木吐拉·艾山
  • 陆剑杰
  • 刘曙光
  • 赵绥生
  • 韩海冬
  • 刘森林
  • 常江
  • 张三元
  • 徐月娥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常江
    • 摘要: 阐释马克思思想本身及其所揭示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生成发展的历史图景,虽然难以避免相关研究者的"视差之见",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某种"外部反思"或"思想熔断"现象,但正像人既是"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又是"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一样,"具体总体"地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理应持有的思想态度和逻辑定位。因而,应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实现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变革的基础上,遵循"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思想与现实相关照的"历史的内涵逻辑",以及文明反思、社会批判和人性革命相结合的"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及其方法论原则,对马克思"人的观点""实践观点""社会观点""发展观点"予以具体总体的把握,揭示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思想整体性与具体性及其当代意义。
    • 陈怡静
    • 摘要: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解释了关于“现实的个人”的定义,“现实的个人”通过不断地进行感性活动,创造出物质生活条件,从而造就了世界。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为理论前提,构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人认识自己和认识自己的活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我们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思想指引,共同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构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
    • 贺来; 武姗姗
    • 摘要: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人们习惯于从实证主义角度去理解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导致它的真实意蕴被无形中掩盖。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必须重申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哲学维度”。从哲学视野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超越实证主义对“社会形态”的碎片化理解,把它理解为一个蕴含“结构总体”和“历史总体”的“总体性哲学范畴”;其次,超越实证的知性化思维方式,为理解“社会形态总体”提供符合其特性的矛盾性、历史性和否定性等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最后,超越实证主义“价值中立”和“价值无涉”的价值旨趣,使社会形态理论彰显出与其辩证法的批判思维立场一致的价值旨趣,即对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价值关怀。
    • 朱逸涵
    • 摘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入口,该篇对“现实的人”概念进行了细化解释。“现实的人”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列举马克思恩格斯对旧哲学的评判,加以对其“现在的人”思想理解进行深化,进一步阐述该思想的理论形成过程。这不仅对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掌握完整准确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并且可以帮我们立足中国现实,用正确的观点解决当今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充分发掘“现在的人”思想的当代价值。
    • 查唐龙; 张晓伟
    • 摘要: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厦,在对德国古典哲学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与人的异化批判中体现了其人本指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化中国”的进程中,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主要从确保人的“自然”存在为基本前提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力量两个方面着手;以“抗战建国”“突围保国”“强基富国”“圆梦强国”等人民现实需求的满足为实践着力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落脚点,“三位一体”地继承和发展了这种人本指向。
    • 孙明东
    • 摘要: 马克思在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过程中,深刻地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所不可克服的现实困境。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与历史的因素在传统形而上学的缺位,导致这一思想体系无力回答历史所提出的“人的解放”的时代问题。马克思立足于对时代问题的回答,从“现实的人”出发,在开辟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从而颠覆了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使得哲学完成了一场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革命。
    • 张亚茹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不是偶然,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探索的“问题域”,而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目标。作为力图“改造世界”的哲学家,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指明了美好生活的通达之路。新时代,只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摘要: “人民性”必然构成马克思制度哲学的理论特质牟成文撰文《论马克思制度哲学的内在逻辑与理论特质》指出,马克思制度哲学时刻紧紧抓住“绝大多数人”这一关键。马克思制度哲学所抓住的“绝大多数人”决非纯粹抽象的人,决非想象中的人,决非鲁滨逊式的人,而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现实的人,而是具体的人,而是通过经验可以观察到的人.
    • 杨玮桥; 王美玲
    •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思想分别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成果中,它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史上,道德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和关注。本文将着重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哲学,从它的产生、基本内涵以及现实意义来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中的道德哲学。
    • 朱昭平
    •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质。”(洪修平:《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3页)这种文化注重现世的人生,探索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自由与解放等根本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