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辩证法

辩证法

辩证法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8602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48篇、会议论文52篇、专利文献77篇;相关期刊2788种,包括现代哲学、江汉论坛、内蒙古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48种,包括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中国国际易道论坛等;辩证法的相关文献由7861位作者贡献,包括白刚、高广旭、李抒望等。

辩证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48 占比:98.51%

会议论文>

论文:52 占比:0.60%

专利文献>

论文:77 占比:0.89%

总计:8677篇

辩证法—发文趋势图

辩证法

-研究学者

  • 白刚
  • 高广旭
  • 李抒望
  • 朱德生
  • 贺来
  • 邬焜
  • 何卫平
  • 张奎良
  • 葛宇宁
  • 王庆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齐锦刚; 赵作福; 刘伟东; 王冰; 胡昕; 于文雯
    • 摘要: "材料物理"作为辽宁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材料类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学位课,其课程思政思想的探索对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材料物理"课程中自由电子理论、薛定谔方程的求解、Sommerfeld模型、材料性能以及材料制备技术中的思政思想进行了剖析和解读,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也深刻了解到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政治思想,从而引发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陈士聪
    • 摘要: 人们容易把柏拉图的"辩证法"看作一个单纯性质的概念,然而基于意见与知识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柏拉图辩证法前后期有着明显差异。柏拉图前期为了批判智者派把意见与知识混淆,强调意见与知识的对立:意见是变动的、杂多的,知识的对象——理念(eidos)是静止的、不变的。后期辩证法反思前期辩证法的观点,而得出:意见对于知识的获得有着重要意义,真意见即知识;同时,理念是运动的、变化的、内在蕴含矛盾的、相互之间充满联系的。
    • 王保庆
    • 摘要: 人的发展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发展有显在与潜在的不同样态,教育应该重视潜能发展,重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并因势利导。学校教育应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通过创设特定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身蕴藏着的、潜在的、可以转化为现实发展的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
    • 王晓放
    • 摘要: 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批判了“左派”共产主义者组织纪律涣散、对政治主体的认识“幼稚”、革命策略的教条化倾向等错误,其核心在于“左派”共产主义者不能科学地把握政治主体。列宁为此提出以无产阶级的政党纪律和先进理论来塑造政治主体,并以革命斗争锤炼政治主体、以群众路线升华政治主体的无产阶级政治主体建构基本逻辑。它们分别对应政治主体建构的基本条件、关键环节和深化路径。
    • 袁野; 郭忠义
    • 摘要: 辩证法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理论思维方式的演进,从知性维度的视角审视德国近代辩证法史,不难发现,从康德到马克思辩证法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辩证法知性内在化的复归过程。具体而言,康德先验论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超越了以往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通过对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解析,实现了直观概念化和概念直观化的抽象统一,同时也揭示了其知性环节外在化的倾向。黑格尔辩证性整体思维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概念辩证法中知性环节的内在化于整个辩证逻辑框架之中,实现了对康德对象性思维方式的超越,将主体内化于实体之中。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对黑格尔整体思维方式的批判性合理继承,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对辩证方法创造性地加以知性内在化呈现,实现彻底地知性内在化回归。
    • 朱君鸿
    • 摘要: 毛泽东立足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以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批判地继承了《老子》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形成了具有主体原创性和自身特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中去,彪炳史册。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形成过程,对于当今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潘天群
    • 摘要: 世界中的事物在时间维度上递归地呈现,因而事物任一新的状态均由前驱状态在与环境的交互中生成而来;事物在前后相继的变化中保持着同一性,一个事物是一个递归函数,在环境的作用递归地生成它的独特性。事物的递归动力来自于事物内部。世界的递归性对应着离散的世界观。辩证法是对事物递归性发展进行描述的概念体系:事物的递归所产生的前后差异即是辩证法中的否定,正反合的辩证思维则是一个递归性的思维算法。
    • 陈雅伦
    • 摘要: 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体系核心是“道”。 “道”是无声、无形、无体的,是无法给予一个确切的名称的,是一种十分抽象的东西。同时,“道”在老子那里也指规律,他看到了事物之间的对立和转化,具有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处于当下社会的我们也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 陈士聪
    • 摘要: 对于马克思颠倒黑格尔“国家”的传统理解,容易把黑格尔的“国家”贬低为维护普鲁士专制、宣扬君主独裁、强调古典整体主义和国家意志高于一切的现存政体。基于辩证法的进路可以发现,黑格尔的“国家”并非现存的国家,而是指伦理理念的现实化,是普遍意志与个人自由相契合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承认黑格尔国家有机体的观点,但认为黑格尔颠倒了国家有机体的辩证法前提。本文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从绝对精神出发的、外在于事物的抽象方法;马克思的辩证法则是面向事物自身的辩证法。基于辩证法的颠倒进路,有利于从方法论视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的颠倒。
    • 吴国珍
    • 摘要: 辩证思维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隐性思维模式。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选文,往往体现了深刻的辩证思想,而不少试题也隐含了辩证的视角,需要我们进行辩证分析。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适当加强辩证思维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表达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